第六十一章 晴天霹雳
r />
  越说越怒,脸色越青,狠狠跺了中行说一脚,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疾驰而去。

  匈奴大臣骑着骏马,乱糟糟的一团,跟了上去。

  中行说爬了起来,一瞧胸口上的大脚印,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完了!完了!”瞧下地上的黄金权杖,过去捡了起来,用衣衫小心翼翼的擦拭起来。

  长安,长信宫。

  窦太后靠在软榻上,一脸的哀伤,仿佛有伤心事似的。短案上摆满了虫罐,虫子发出清脆的鸣声,似是在向窦太后抗议不理睬它们似的。

  要是在以往,窦太后听着如此虫声,一定会欢喜得脸上全是灿烂的笑容,而此时却是听而不闻,脸朝着门口。

  脚步声响起,景帝头戴通天冠,身着皇袍,大步而来,向窦太后见礼:“皇儿见过阿母!”

  “皇上,你今儿为何来此?”窦太后声音有些发抖:“你的话没有喜悦,却是透着担心,是匈奴打来了?”

  “阿母说对了,匈奴打来了。”景帝尽量把话说得平稳。

  窦太后脸色微变:“皇上,匈奴来了多少?”

  “五十万!”景帝狠狠一咬牙,这才把这个惊人的数字说出来。

  就是冒顿围汉高祖刘邦,也不过出动四十万。这一次,军臣单于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那是志在必得,这场大战极为凶险。景帝接到禀报后,也是心惊肉跳了半天。虽然早就预料到匈奴来者不善,却没有想到是如此之不善。

  “五十万?这么多?”窦太后猛的站起,却没有站稳,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幸得侍女眼疾手快,忙扶住。

  “皇上打算如何迎敌?”窦太后急急忙忙的问道。

  “这,一切皆由周阳拿捏。”景帝想也没有想,脱口而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七国之乱时,朕放手让周亚夫去打,终于平定了七国之乱。这一次,朕还是不干预前线将领的指挥。”

  “嗯!”窦太后不乏赞许的点点头:“在深宫中遥制前线战事,那是致败之道,启儿能如此处置,这胜算就大了几分。这些天,老身也没闲着,听说了一些周阳的事,这人年纪虽不大,却是颇有章法,用兵奇诡,人所难测,就是淮阴当年也不过如是。这个人,皇上没用错。”

  景帝暗松一口气,他怕的就是窦太后此时大怒,脸上多了几分笑容:“谢阿母夸奖。阿母,你喜爱南宫,找时间和南宫多亲近亲近。”

  “为何呀?”窦太后听出了不妙。

  景帝愣怔了一下,声音有些低:“单于启用了血誓。”

  “血誓?匈奴的血誓?”窦太后大惊失色:“单于竟然启用了血誓?”

  “血誓一出,匈奴不会再逃跑,会一往无前,舍生忘死,平添许多战力。”景帝叹口气,自我埋怨起来:“朕把什么都料到了,就是没有想到单于会启用血誓。要是早知道,朕会不计一切,给边关增兵。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皇上,你下去吧!”窦太后大出景帝的意料,反而是出奇的平静:“南宫有她的命运,若是天意要她去匈奴,谁也不能逆天行事!若是天意要她留在汉宫,区区一个血誓又能如何?皇上,你要把持得住,此时此刻,大汉绝对不能出乱子!”

  窦太后虽然心向梁王,没少给景帝出难题,可是,母亲就是母亲,在这紧要时刻,她能安慰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景帝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