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上心
p; 然而一旁的玉嬷嬷却会意地退了出去,就此往厨房吩咐去了。

  她们这静云庵里历来没留谁用过饭,可独冯霁雯这么一个,蹭吃蹭吃蹭睡皆等同是家常便饭。

  冯霁雯吃了半盏热茶,方才跟况太妃说起今日在香山枫会上所发生的事情。

  她不瞒况太妃,将实情一五一十地说明了。

  况太妃听罢倒没太多评论,亦不感到如何意外,但心里却是有数儿的。

  冯霁雯的性子她看得清楚,并非是争强好胜之人,可也决计是不能吃亏的。而此番这么一顿炸毛,还能长了脑子反过来‘算计’她人,想必也是被惹急眼了。

  这么想着,忽然觉得这幅模样同净槐十分相似。

  冯霁雯不知高冷如太妃,心底已将她比作了一只猫儿,仍在自顾自地继续讲道:“我知道您怕是觉得我这么做欠妥,会惹出没必要的麻烦来,可一味地躲避麻烦也不是长久之计,既是如何都甩不掉,倒不如多下几回功夫,将这些麻烦尽数都给捅出来,再一鼓作气地给解决干净了——是也省得日后烦心了。”

  “我也没说你做错什么了。”

  况太妃这才淡淡地评价了一句。

  “即便真是做错了,你如今嫁了人,年纪也不小了,后果也用不着旁人替你来担,是以也没有什么欠妥与否。”

  冯霁雯听罢不由讪笑一声。

  这话说得……还真是让人觉得孤立无援啊。

  “景仁宫纵有意拉拢相护,但外人到底是外人,你料不到他们何时会变脸,这等人永远不值得信任,更不可将其视作长久稳固的靠山。。”太妃又道了一句:“故而你自己行事还需多加小心。”

  到底是嘴硬心软,总是忍不住要提醒一二。

  冯霁雯边拿了茶几上的糕点来吃,边点着头。

  太妃说的,她自是知道的。

  她从未将景仁宫当作可以依靠的靠山,顶多也只是因时制衡罢了。

  “只知道吃。”太妃貌似不喜地看了冯霁雯一眼,皱眉道:“教你的那些规矩,都被你塞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

  冯霁雯也不恼,只含糊不清地道:“一晌午都呆在外头,难免饿了嘛。只除了在您这儿,我还敢不守规矩些……您就行行好,别老拘着我了。”

  “真正的规矩,不单是做给外人来看的。须得时刻谨记,方能不出任何差池。”

  但见冯霁雯一面点头,一面也没能停下嘴里的动作,况太妃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口气,最后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无力提醒道:“留意着吃相——”

  冯霁雯抹去嘴角的点心屑,冲她笑了笑。

  太妃表面强硬,可总是会对她让步的。

  况太妃见状心底便又微微又软了几分。

  “春节前,和珅可赶得回来?”她如同一个母亲询问女儿家中之事一般的语气。

  “之前来了信,说是刚到云南,倒未提何时归京。”

  况太妃纵然久居庵庙,然听完冯霁雯之言,却也料得到和珅虽是以押送粮草军饷的名义去往的云南,但宫中必然还有着另外的吩咐。

  所以这一去,耽搁多久,才是未知的。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