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此记十年黄书卷
r />
原来,她再如何尽心思,想要和在凡缓解他们之间僵硬的相处模式,都是惘然,都是她独自一人自作多情。
她之前以为,在凡只是从未接触过她们母女,小孩子的善恶又特别容易被大人牵动,但凡提到他们母女,只要大人脸上产生一丝丝的不悦,他大约也跟着模仿,只看见她们的恶,从不见她们的好,即便这好是真实存在的。
但在凡没有错,她们母女也没有错,错的是什么呢?是妈妈义无反顾嫁给恩家长子的那一刻错了,还是妈妈追随丈夫到越南的那一刻错了,更或者是妈妈将她捡回来的那一刻错了?
可是,不论如何,即便他们再羞辱她都无所谓,谁又会对一个莫名其妙窜出来的亲人敞开心扉,何况根本没有血缘的亲人。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给她一点点机会,和他们相处,和他们接触。
只需要一点点的关心,稍微发现她一点点的好,发现她也是个需要亲人朋友关心的普通人,也是个愿意交付真心的人,所谓的血缘,又如何抵得了这样天长日久的相处呢?
可他们连这样的一点点,都不肯给予,在她空降的第一天,就判了她终生监-禁的死罪,从此拒于心房之外。
他们的从前不曾有恩心,他们的将来也从未想过,要有恩心!
如果她就是这样的一枚弃子,永远在考虑范围之外,第一个被抛弃的,棋子……
*
再打开窗的时候,难过的感觉稍微淡去了一点。
原本站在底下争吵的两人都离去,只有空空的小弄堂,和冰冰凉凉飘进来的雪絮子。
下午五点多,天已经慢慢黑下来了,弄堂里昏暗的灯一盏一盏亮起来,像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坚-挺着背脊用铮铮傲骨抵御这样冰冷的寒冬。
恩心打开了桌上的台灯,拆开信封,黄橙橙的光亮一点点重新书写信上的文字。
阿心,半年没有见到你,我觉得好像过了大半辈子,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我常听恩妈妈唠叨,说城市里人大多看不起外省来的,说怕你受伤难过吃大亏。恩妈妈她很想念你……而我,也是,如果你也有片刻的思念,何时何日,回家看一眼好么?
可,如果你还是恨我,也没有关系,但我从不曾求过你什么,这一刻,我想求求你,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补偿你。”
署名:沈钰斐
这封信的信封底下是云海似的绵山,邮票上是大片的向日葵花海,是代表他们的小村镇的邮局出产的。信纸也是熨过茶叶香的,淡淡的普洱味特别好闻,刚刚呼吸而入,就仿佛回到还在妈妈怀里读书的时候,红色的小泥炉上烧着一壶茶水,紫砂杯中有悠然清淡的茶香,氤氲的雾气飘到文字上,她轻轻拨开,手指点着那些黑色的小蝌蚪,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
母亲的笑容素来很慈祥,她回想着,忽然就将那张脸模糊在眼角的山水中,晕开来后,再也看不清。只在信封里发现有一朵她存了好多年的小雏菊,还有云朵似的边角写着这样的字:“阿心,我曾经嫉妒你。但是,却依然想要照顾你一辈子。”
这一笔一划,行云流水,不潦草不含糊,端端正正,清清楚楚,生怕看信人没有看懂,所以用了最简单的字义,以他之学术水平,大约这份信的含金量是最差的。
这是2006年的前一刻,那个远在云南的少年含着眼泪,一字一句,用尽了全部的悔悟和辛酸,落笔促成的文字。
她之前以为,在凡只是从未接触过她们母女,小孩子的善恶又特别容易被大人牵动,但凡提到他们母女,只要大人脸上产生一丝丝的不悦,他大约也跟着模仿,只看见她们的恶,从不见她们的好,即便这好是真实存在的。
但在凡没有错,她们母女也没有错,错的是什么呢?是妈妈义无反顾嫁给恩家长子的那一刻错了,还是妈妈追随丈夫到越南的那一刻错了,更或者是妈妈将她捡回来的那一刻错了?
可是,不论如何,即便他们再羞辱她都无所谓,谁又会对一个莫名其妙窜出来的亲人敞开心扉,何况根本没有血缘的亲人。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给她一点点机会,和他们相处,和他们接触。
只需要一点点的关心,稍微发现她一点点的好,发现她也是个需要亲人朋友关心的普通人,也是个愿意交付真心的人,所谓的血缘,又如何抵得了这样天长日久的相处呢?
可他们连这样的一点点,都不肯给予,在她空降的第一天,就判了她终生监-禁的死罪,从此拒于心房之外。
他们的从前不曾有恩心,他们的将来也从未想过,要有恩心!
如果她就是这样的一枚弃子,永远在考虑范围之外,第一个被抛弃的,棋子……
*
再打开窗的时候,难过的感觉稍微淡去了一点。
原本站在底下争吵的两人都离去,只有空空的小弄堂,和冰冰凉凉飘进来的雪絮子。
下午五点多,天已经慢慢黑下来了,弄堂里昏暗的灯一盏一盏亮起来,像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坚-挺着背脊用铮铮傲骨抵御这样冰冷的寒冬。
恩心打开了桌上的台灯,拆开信封,黄橙橙的光亮一点点重新书写信上的文字。
阿心,半年没有见到你,我觉得好像过了大半辈子,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我常听恩妈妈唠叨,说城市里人大多看不起外省来的,说怕你受伤难过吃大亏。恩妈妈她很想念你……而我,也是,如果你也有片刻的思念,何时何日,回家看一眼好么?
可,如果你还是恨我,也没有关系,但我从不曾求过你什么,这一刻,我想求求你,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补偿你。”
署名:沈钰斐
这封信的信封底下是云海似的绵山,邮票上是大片的向日葵花海,是代表他们的小村镇的邮局出产的。信纸也是熨过茶叶香的,淡淡的普洱味特别好闻,刚刚呼吸而入,就仿佛回到还在妈妈怀里读书的时候,红色的小泥炉上烧着一壶茶水,紫砂杯中有悠然清淡的茶香,氤氲的雾气飘到文字上,她轻轻拨开,手指点着那些黑色的小蝌蚪,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
母亲的笑容素来很慈祥,她回想着,忽然就将那张脸模糊在眼角的山水中,晕开来后,再也看不清。只在信封里发现有一朵她存了好多年的小雏菊,还有云朵似的边角写着这样的字:“阿心,我曾经嫉妒你。但是,却依然想要照顾你一辈子。”
这一笔一划,行云流水,不潦草不含糊,端端正正,清清楚楚,生怕看信人没有看懂,所以用了最简单的字义,以他之学术水平,大约这份信的含金量是最差的。
这是2006年的前一刻,那个远在云南的少年含着眼泪,一字一句,用尽了全部的悔悟和辛酸,落笔促成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