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52)
上午都做了这么一阵了,谁也不舍得自己的工分,于是大家作鸟兽散。
陶家跟刘家的人一起到家的时候,赵秀跟王芬正在家里收拾。
最近两个人的“工作”都稳定了下来,不管是出于身体的考虑还是安的考虑,她们现在手里的活都不多。
赵秀这边呢,是赵家王家跟蒋家,都是将野菜的前期处理部都给她做得巴巴适适的,才送过来,她自己只需要做腌制的过程,因为现在被限量了,又时不时地有一家人的帮忙,她的“工作”量非常轻松了。
王芬这边呢,也是慢慢地接着活干,不多接也不少接,保持一个跟赵秀差不多的状况就行。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陶国强蒋荷花他们也就恢复了继续上地,陶连文陶杏儿上午上地的安排。
当然,这也主要是云裳提出来的。
在真正的改革到来之前,还会有一段时间的“黑暗期”,为了保证陶家人的安,她充分地考量之后,才定下了跟武展俊的一百份交易以及王芬那边的接待量。
其实,对现在的陶家来说,钱不钱的,真的不缺了跟身边许多的人相比,他们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更何况,现在他们家里可是有四口人有收入。
而且每个月的收入,都逼近一百五十元,这几乎是等同于陶家过去十年的收入累积,如何不让陶家的人心满意足?!
这逼近一百五十的收入,谁也没想到的是,赵秀会是占了大头的那位。
原本之前做得多,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到后面被限定了数量之后,赵秀还以为自己的收入会下降,却不想一个月下来,收入根本没降,她问了武展俊才知道,限量之后,这个聪明的小伙子提价了,单价上涨,数量虽然少了,但总收入却能保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当时的赵秀知道后,可是好生感叹了一段时间,说那武展俊的脑子不知道是咋个长的,怎么就能聪明到这个份上呢?
她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根本不是武展俊的主意,是云裳私下去找了武展俊,是云裳给武展俊出的主意。不过因为她要求保密,武展俊也乐得背这样的“锅”。
除开赵秀,第二收入的,就是陶连海了。
他转正之后,一直跟在钱大富的身边做事,这小伙子非常有眼色,会来事,帮着钱大富接待过好几次大领导,都得了大领导的夸奖,尤其是家里的好东西,他也总想着钱大富一份。这么你来我往的,再加上云裳的情分在中间,钱大富对他,简直不能更加满意了。才转正两个月,就又给他加薪了一次。
当然因为他加薪,也给陶连山加薪了,虽然不及陶连海,但两块钱的加薪,也足以让陶连山非常开心了。
排行收入第三的人,是王芬。
她的速度慢下来,主要是因为云裳觉得她如果想要在这方面有所发展,还得靠着自己去学习摸索,学习原创才行,她不可能一直呆在这个世界,也不可能一直给王芬提供无穷尽的创意其实云裳是可以的,但她不喜欢这种不劳而获的事,而她也相信王芬也不是这种人。
所以,再最开始帮着王芬将单子处理得差不多之后,她就不再授之以鱼,更多的对她还是引导。
而且,比起让王芬去设计新的款式,云裳更多的教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
这也是没法的事,这样的年代,经济闭塞,便是后面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