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154
  官员还是觉得拥立男后乃是会召千古骂名的事,故而并不会轻举妄动。

  其实大多数朝臣对于立季衡为男后此事,并不是十分抵触。

  其一,从朝廷利益分布来看,皇帝现在并无皇后,甚至没有想去争那皇后之位的家族,虽然邵家里有些人做过幻想,但是被邵贵妃说清厉害之后,便也一直保持了中庸,再说,邵家在京城算不得什么最鼎盛的家族,在朝廷里没有进入最核心的权利部分,他们家对大臣们起不到什么影响作用,而徐家因为年前被皇帝打压过了,且因老平国公过世要关门守孝,在此时自然也少了影响力,徐贵人又是烂泥扶不上墙,徐家自然也不会因为要扶持徐贵人上位而反对皇帝立后,后宫另外的宫妃便再无地位稍高的了,都是一般人家的女儿,自是更加没有影响力。

  没有后宫利益纷争,立季衡为男后之事,便少了很大一部分反对之人。

  其二,从季府的影响力来说,季氏一族乃是上百年的大族,因族中管理严格,家教森严,注重教化育人,季氏一族一直人才不断,且还九成以上都能做到君子端方,在整个大雍,都享有盛名,近来季氏一族更是到了一个顶点,便是出了一位阁老,季阁老还一直持身甚正,让人无话可说。又出了两位状元,便是季朝宗和季衡,季朝宗现在广州主持事务,大部分人都甚至猜想皇帝要将两广总督之位让他坐,季衡更不必说了,深得圣心,在皇帝小时就一直陪伴左右,正是这次要被立后之人,其才华和手段,也是大家毋庸置疑的,再说,东南的武将,几乎都拥戴他,且因东南对南风风气更加开放,朝廷也完全不管东南一带男人和男人过日子,甚至在部分地方,还给这种结一生兄弟契约的两个男子把户籍办在一起,虽然北方士林反对皇帝立男后,但是东南边却对此完全不发话,要是真发话,说不得也是持支持态度。

  也有大臣专门写信去季氏一族向季家族长陈情的,让季家族长出面干涉此事,说季氏一族声誉清明,不要因为季衡之事而被玷污,季家族长却完全没有接受,只是说季衡此事算不得侮辱了季家的门庭,然后便对这方面的事情不大理会了。

  也有人上季府找季阁老的,让他千万不要准许儿子为后,季阁老只是稳稳坐着听了他们的话,但是也没发表什么高见,只是说此事也并不由他们家做主,这算是直接回绝了这些大臣。

  季府的影响力加上季衡的个人能力以及魅力,让大臣们既不能攻击季氏一族,也不能攻击季衡,至少不能说他不好不能为后,故而反对派一时之间完全找不到突破口,而皇帝其实还是稳坐钓鱼台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不断鼓励拥立派用力。

  其三,朝廷本来就有很多季氏一族的力量,加上不少人为季衡的个人魅力折服,他也有不少朋友和支持者,有甚者新晋官员不少还是他的拥趸,在季衡一直不出面表示拒绝皇帝要立他为后之事后,这些力量大约便也知道了季衡的意思,自然也从最开始或者反对或者中立的态度变成了拥立。

  三月初八季衡的生辰这一天,皇帝还专门在行宫里为季衡办了生辰宴会,其用心之细,比皇帝自己的生辰还要卖力,又邀请了不少大臣为季衡庆贺,除了季衡的生辰,之后皇帝又给季衡加了太子太傅之衔,封赏十分之丰厚,而季衡在一段时间内一直未出面入朝,却是在皇帝身后做谋臣,大家便也知道了季衡同皇帝是一条心,甚至愿意放弃一世名臣名扬千古名留青史的好名声,非要去做那可能会招致骂名的男后了。

  时间进入了五月,皇帝又提拔了几个坚定的拥立季衡为后派的大臣起来。

  玉堂园静明湖畔嘉毓楼,因天气炎热起来了,嘉毓楼处在静明湖畔不远,楼高四层,巍峨雄伟,只要开窗,便是四面来风,十分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