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说到这儿,沈老太太目光转向王氏,手点了点 :“大娘子,你郎君打听的怎么样了?”

  被点名的王氏眼神一滞,脊背蓦地挺直了些,很快便殷切道:“母亲,我已让官人去打听了,刑部侍郎,大理寺少卿那他都问过。可是母亲,您也知,官人虽然是礼部侍郎,可礼部不比工部刑部,隔着一层部门,差了不少,在案子方面一向没什么话语权,我们便是心里有百般的焦急,也是无处使啊。”

  说到情深处,王氏不免又红了眼眶。

  悲悲切切的模样,仿佛真的要为沈从染哭一哭一般。

  老太太见她这样,也只是叹气。她虽为英国公独女,可毕竟是女子,官场上的事儿,丈夫死后,便不能像从前那般运作,儿子官职不高,且得慢慢熬。遍东京城里,说出去她们沈家那是累世的名门望族,钟鸣鼎食之家,可内里,却是虚亏一片。

  家里没有像开封府,六部,大理寺那样的实权派官员,说到底,还是不行的。

  屋内气氛顿时凉了下来。王氏没使上力,担心老太太不愿意,便寻个由头转移话题。

  她起身,眸里的关切就快要溢出来:“母亲,您车马劳顿也累了,不如先歇息歇息吧。这时候也不早了,菱儿既然来了便在府里先住一晚,待明日我遣了马车再给送到侯府去,咱们阮家女儿貌美,好不容易出了趟门,侯爷可是得惦记了。”

  阮菱看了王氏一眼,舅母果真和前世一般,话里话外都是软绵绵的刀子,稍有不慎,便是一刀血口子。

  沈老太太眼色一沉,当即摆手:“诶?怎的这就要撵我们四丫头走,我多久没见我外孙女了。菱儿不走了,就在府里住一段时间再说。她那个父亲也是没心的,不提也罢,不然也不会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出来为母奔走。”

  老太太一针见血,似是知道阮菱此行何为。

  见老太太动了怒,王氏哪敢再说别的,脸上顿时赔着笑:“母亲说的是,儿媳欠考虑了。菱儿,你别怪舅母,最近家里事多,舅母也是糊了脑子了。”

  阮菱当即起身盈盈一拜:“舅母掌管全家,日夜操劳,菱儿不敢。”

  王氏笑盈盈道:“成,你多陪老太太说说话,舅母这就下帖子给你爹爹,明日一早便送去,免得他担心。你坐,舅母给你收拾屋子去。”

  沈老太太摆手:“不必,菱儿就住在我寿明堂了。”

  苛责之意,淋漓尽致。

  王氏在沈家是掌家大娘子,何时被婆母这般驳过。她失了面子,眼底隐隐泛红,顿了顿身子,便请安告退了。

  王氏走后,沈老太太眼眶泫然欲泣,又拉过了阮菱的手,屋内祖孙,因着沈从染的血缘,有着抹不开的愁绪。

  刘婆子关好门后,快步追上了脚步沉重的王氏:“大娘子,您真的要让四姑娘住在咱们府里?她母亲出了那事儿,可是个累赘哟!”

  王氏早就没好脸,语气阴恻恻的:“不然怎样?母亲执意让她留下,我还能不允?告到官人那又是我没脸。”

  她胸前郁结,咳了两声。官宦人家的大娘子,岂有清闲好做的?可她必须牢牢握住掌家之权。她在娘家地位有多高,来日霜儿在夫家腰板就有多硬。

  院里骤然起了疾风,乌云渐渐涌起,有遮天蔽日之势力。好好的一天晴天,说要下雨就下雨了。

  风吹拂院里的草木,哗啦哗啦作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