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
�(《新舞台》黄燎原文)。我曾去过〃唐朝〃的〃根据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地下录音棚。录音棚负责人告诉我,这个录音棚由电影、戏剧、儿艺三家音像出版社合用,每次〃唐朝〃来之前,都需先打招呼,如果录音棚没有安排录音,才允许他们来排练,〃他们声音太吵,那鼓一敲,好家伙,我们就没法工作了。我们曾劝他们把棚包了,他们又没这个能力,唉,他们也够难的,能帮我们就帮一点。我们收费也是象征性的,一天50块。〃初创时的〃唐朝〃就更艰苦,挤在一间6平方米的窝居里苦苦修炼。要吃饭了,大家凑出几块钱买碗面。主音吉它手一心练琴,每天10几个小时,有时一天喝几杯糖水就顶下来了,结果营养不良躺着进了医院。丁武和张炬的乐器是两位美籍华人留下的,琴柄已经磨得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而赵年的鼓每次排练都要去借,在家的时候,就用木头削几块圆板,用布包上后,将就着练。成立于1987年的〃黑豹〃也是最苦的乐队之一,开始时一无资金,二无设备,排练的场所是从朋友那儿借来的小房间。最困难时每人每天只吃一包方便面,抽的烟是大伙凑钱买的。在圆明园艺术村,有位贵州画家说:〃黑豹不是摇滚!〃问为什么,画家说:〃c!太商业化!〃但也有另一种看法,如摇滚乐迷张忠泽(中兴房地产开发公司)就这样说:〃黑豹走向商业,我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在商业上的成功,正是黑豹最可爱的地方,你说你追求这追求那,埋头在那儿苦干,不走向市场,谁知道你的追求,你的价值又何以体现?没钱谈什么艺术。〃

  不管怎么议论,搞摇滚也得吃饭。赶上人家有钱,要跟你签约,商业一把又怎么样!蔚华说,〃如果一支乐队或一个歌手的作品永远不商业,那只能说明他们的作品有缺陷。〃

  按王晓京给的呼机号与王勇联系,很快就接到了回电,电话里他爽快地定下了采访时间和地点──半小时后在全总职工之家见面。

  王勇准时出现在职工之家一楼大厅。他领着我穿过职工之家后门来到他居住的楼前,进家门后,先为我倒了一杯可乐,然后面对我坐下来:〃你想问什么就问吧。〃我一下子好感激。因为当天约好的〃唐朝〃与〃呼吸〃都莫名其妙地失约后,我情绪低落,为此还给一位熟悉他们的记者打过电话。这位记者告诉我:〃这帮人就是这样没有准头。有圈里人介绍吗?没有?那就难怪啦 ……〃

  王勇,身材魁梧,穿着黑色套头衫,留着浓浓的、整齐的短发,与《摇滚北京》套封里出现的形象完全不同。问他那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他说是今年拍的。〃为什么要穿类似中山装的老式衣服,打扮得象革命干部?〃

  〃那件衣服看着象过去的旧衣服,其实是很新潮的。〃他神态平和,说话速度不快也不慢。

  〃还在中国音乐学院当古筝教师?〃

  〃是的。〃

  〃你讲课时有没有学生跟你探讨摇滚?〃

  〃没有,但课后讨论。〃

  〃你跟学生关系怎样?〃

  〃很好,他们很喜欢我。〃

  〃你的工作与创作之间有矛盾吗?〃

  〃没有,它们都是音乐。〃

  〃你是怎么找到象《安魂进行曲》这样的风格的?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摇滚?〃

  〃我想这样写,于是就这样写了。我的音乐不是摇滚,他们要把它算做摇滚。不过,也有些摇滚的因素。其实是不是摇滚不重要,这是外在的,关键是好的音乐就行。演出形式也是如此,很多人都重视乐队,大家也都有乐队。我没有乐队,用mid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