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
然后再由北京市文化局批。批下来很难,北京对摇滚特敏感。如果不是临终关怀这个主题好,绝对批不下来。还加上我们做了让步,比如不上报纸不登广告等等。〃

  〃为什么选黑豹、1989参加?〃

  〃跟四哥(郭传林)我很熟,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他家哥儿几个我都认识。四哥为人很厚道,为了黑豹把铁饭碗都扔了。〃

  与宋宁宁聊完后,我去找郭传林。当我提出采访的要求时,他说现在不行,他们正忙着呢。明天呢?明天也不行。演出后呢?演出之后马上去大连,从大连回来后再说吧。

  臧天朔到来之前,我继续观察着被各式各样周末版月末版〃炒〃得发紫的〃豹儿爷〃:鼓手赵明义埋头调试音响,连脸都看不清。贝司手王文杰披着瀑布式的长发也紧张地工作着。吉它手李彤(年龄最大,29岁)模样最清秀,身材高大,有着长及腰间柔软的乌发,他与王文杰原是饭店的服务生。主唱峦树显得很清闲,一直站在舞台上微笑着与一个女孩聊天。峦树个头最矮,年龄也最小(24岁)。

  臧天朔仍未到。队员之一、特邀吉它手寇善立先来了,光脚丫穿双皮鞋,牛仔裤,黑色礼帽,抱着吉它孤独地依在舞台的一角。我朝他走过去。

  〃能跟你聊聊吗?〃

  〃当然可以。〃这位20岁、身高1。98米、来自华盛顿的美国青年微笑着站了起来。汉语说得很流利。他的英文名字是chandler klose。

  〃你怎么一个人先来了?〃

  〃小臧说是4点整来这里集合。〃他象所有老外那样习惯性地耸了耸肩膀。我看看表,果然是4点整。

  寇善立92年来中国学汉语,是北京外语学院留学生,在国内读中学、大学时一直爱好摇滚乐。在外语学院他组织了一个留学生摇滚乐队,并时常出现在北京的摇滚party上,93年3月,被〃1989〃发现后成为乐队的特邀吉它手。

  〃你觉得北京的摇滚怎么样?〃

  〃很象美国60年代的样子,直接、简单。〃

  〃在中国,你最喜欢谁的摇滚乐?〃

  〃我最喜欢崔健的。既有本民族的音乐,又有自已的特色,他的摇滚乐在美国也是受欢迎的,他去那里演出过,很轰动。我最喜欢他的《解决》,很有生气,很硬。对我来说,音乐最重要的是感觉。〃

  〃《花房姑娘》呢?〃

  〃很好,但不算是摇滚。〃

  〃摇滚乐与流行乐的区别在哪里?〃

  〃刚才说了,感觉,明白吗?不明白,怎么说呢?你去过卡拉ok吗?那种很轻的东西就是流行乐,没什么意思,摇滚乐很硬,唐朝是摇滚。〃

  〃摇滚演唱会上,中国观众与美国观众的表现一样吗?〃

  〃不,不一样。中国观众对摇滚还没习惯,看演出时不动,就这样(他做了个张着嘴、面无表情的样子),而在美国,观众会叫、会跳。很不一样的。〃

  采访结束后,寇善立非常认真地坐着一动不动,让我顺利地拍了照。

  不一会儿,〃1989〃的贝司手李力出现了。李力告诉说:〃臧天朔马上就到。〃问为什么乐队叫〃1989〃,李力回答:〃乐队是1989年7月成立的,所以叫1989,并没有别的意思。〃谈到摇滚乐的定义,李力说:〃我们是什么呢?别人说我们是摇滚乐队,于是我们就成了搞摇滚的。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