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
送送,她和他竟成了超越业务关系的朋友。

  姑娘口是和他在这车里相识的。这位女商人住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因偶然机会搭他的便车进城,半小时一路同行,她和他互留了姓名和电话,竟成了超越萍水之交的朋友。

  姑娘b也是和他在车里相识的。说起来实在让人难以致信:夏日傍晚,她在一个路口闲逛,恰遇他停车问路,说是去郊外水库游泳。于是,一声客气的相邀,她竟然欣然上车,和他成了超越陌路相逢的朋友。

  几乎全是这样,几乎是同一种愿望——她们在回答调查时,竟是这样异口同声:谁不想多交个朋友?谁不想获得友谊与帮助?谁不想在社会中结下自己的网。

  这无疑不是三五个女孩子的别出心裁,这是已经深入了万千人心的当代社交意识。

  姑娘e有急事要出远差,打电话问他能否买一张当晚的卧铺车票。他只答了两个半字:“没跑儿。”居然就在行前半小时解决了难题。他开着丰田亲自送她,她朝他挥手告别,一时竟无语凝噎——这,在自己“清水衙门”的机关之中,几时曾经见得过?

  这就是他在她们面前的形象,这就是她们眼中的好汉!

  他能干,有门路,而且大方有钱;他热情、果断,而且说话必会兑现。

  如此,他怎能不招现代某些新潮女孩的喜爱?

  如此,这新一代不少女性的择偶观念发生了向享乐主义的目标趋近时,他又怎能不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姑娘a在发觉受骗而嚎陶大哭之后,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自己心上人的处境别太尴尬,姑娘d在知道了他是已婚人之后,不过淡淡说了一句:“算我对不起你爱人了。”c女性离婚四年,长期和他暧昧温存,不仅不要同他结婚,反而暗示他:“就这样挺好……”这究竟是怎样一种人际社会心理呢?“

  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因为主体竟荡涤了我们民族盲目祭奉了1100余年的所谓“贞节”观念,使女性不再为此自卑,自缚和自我封闭。

  有人说,这仍是种落后,因为主体竟只是解放了妇女的性,而并没有真正赋予她们不依附于男性的独立人格;它使男子可以完全在无道德谴责的条件下,更为方便地玩弄女性,把原来侮辱女性的不道德行为,变为两厢情愿的。“相互行动”。

  他信奉了斯诺的人本主义。他手里有钱,所以他大有想入非非的闲心。他并不讨厌自己的妻子,但是,用他自己的话:“饺子好吃,还能顿顿都吃?”所以他总企图更新感受,一饱风流……至于其它,信念、理想、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等等,似乎跟他无缘。

  “不信好听话,只信好干家!”这是她们对现存社会规范的疏远。

  也许,是今天我们合于规范的英雄太少了,也许是今天我们本来的英雄得不到合乎规范的尊重与实惠。于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一辆小小的“丰田”车竟载去这许多渴慕壮烈的姑娘。

  “丰田”从她们心中驶过,既留下了观念更新的印痕,也扬起了心理失范的迷尘。

  5。强烈的虚荣心葬送了她

  她是1985年考入上海x大学的,和所有的女同学一样,她也十分爱美爱打扮,爱照镜子,爱参加集体活动。在女同学当中她也算得上是个佼佼者,但唯一不足的,是父母给了她一对单眼皮的眼睛。她认为眼睛长得逊色可是姑娘们最忌讳的事。她也知道“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但她仍常常为此苦恼。看到别的同学个个都是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