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
msp;“老爷,讲一个笑话,讲一个笑话,嗯?老爷,讲呀——”

  孩子们不等刘顺德坐稳,就缠着讲笑话。刘顺德不会讲古论今,只会用他那和言细语、繁繁絮絮、絮絮叨叨的令孩子们发笑的风格,讲一些流传了不知多少年多少代的传闻、笑语和童谣。

  “猫儿们,不要搅闹你老爷,让你老爷歇歇儿。”张鸿远想把孩子们轰出去。

  “别,别别!我不累。”刘顺德生怕挖走他的心肝宝贝似的赶忙阻止张鸿远。

  于是,刘顺德便煞有介事地给孩子们讲起故事来。他仿佛是专门来给孩子们玩闹说笑的,认真、专一,那非常投入的劲头,就像一位世纪的老人,站在了高高的云端,在给太行山与吕梁山,讲那开天辟地,三皇五帝的故事。是的,他是那么幸福,他那喜悦恐怕整个宇宙都无法容纳了,天哪——

  看看天气不早了,张鸿远赶忙给岳丈准备午饭。

  别看刘顺德一介平头百姓,吃喝上面却十分有派头,或者说十分讲究,归纳起来有三大特点。

  其一,一r三餐之中必有一餐有酒,酒过三杯,不多饮。老汉胃口不好,喝酒之意不在酒,在乎和胃保暖也。

  其二,不管什么饭什么菜,要精要香要软,口味必佳。以村里人人必吃的糁子为列——刘顺德所吃的糁子有三个特点:一稠;二要有红薯倭瓜甘甜类蔬菜配饭,如没有此类蔬菜,也要加入少许糖精;三是米多。此三个特s不具备,刘顺德就会毅然罢饭。

  其三,就是吃饭时要有人端到手头。刘顺德年过花甲,不但没下厨房做过饭,连饭都没到厨房端过,他那吃饭要人端送的镜头,大概与皇宫传膳的气派与感觉都差不多吧。

  为此,张鸿远须亲自下厨房为岳丈做菜。刘瑞芬做的饭菜是j代不了她父亲的,弄不好,会引起刘顺德罢饭。

  张鸿远炒了一盘j蛋,拌了一盘土豆丝,外加一盘r常吃的咸菜,凑成了一热二冷。建英到供销社打回半斤散泉白酒。好了,翁婿二人,岳丈大人坐在炕上,女婿坐在地下的板凳上,酒菜摆在炕沿边上。俩人一杯又一杯喝了起来。好啊!那菜是十分寒酸的,可是有滋有味呀;那酒是粗醪的,可那翁婿之情十分绵长呀。

  看来酒菜十分对口味,刘顺德酒兴特浓,三杯过后,又让女婿满上了第四杯。

  “叔,喝吧。”张鸿远举杯劝酒。

  “嗯,嗯。好,好!喝!”

  刘顺德应劝举杯,看呵,那双微微有点发抖的手小心地捏着杯,那两只圆圆的眼睛闪着亲切热烈的光,直盯着那酒,似万分珍爱,又似不忍心喝掉,又似生怕洒掉一星半点,酒杯在他亲切热情的目光护送下缓缓送到那微微地启开一条真诚缝隙的唇边,一股饱满而深长的气流将酒杯吸住,随之手臂一抬,头一仰,接着是一声动人心弦的长呷声。

  “啊——”

  听,那长长的真挚而绵软的呷声,仿佛刘顺德不是喝下一杯白酒,而是将六十载所有欢欣和幸福全部注入了五脏六腑。接着老汉又夹起了一筷j蛋送入刚刚被白酒浸润的嘴里,而后捏着筷子的手突然停在当空,只见老汉目视前方,专心一意,嚅动嘴巴,虔诚而严肃地咀嚼那块入口的j蛋,那不是贪婪的咀嚼,而也不是机械地咀嚼,那是一种真挚而欢欣的分享,仿佛老汉能从每一次咀嚼中品味出人生的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密谛,能氢大地上所有的滋味一个个溶进味觉细胞、化作九千九万九亿亿个美妙的回味……

  “好——”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