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个新认识。

  林氏本不想让儿子现在就知道这些,以后慢慢告诉他也就是了,可是如今这个情况,再不说怕是她的儿子就要被人剥皮拆骨的吃了!

  她喘了口气,继续道:“你大姐敢这么做,无非是借着你姐夫的力。他王东鸣毕竟出身金陵王家,虽然不是嫡支,可是一向会办事,在京营节度王子腾跟前也算有脸面。”

  贾琰急道:“可咱们家也是……”是了,贾琰想到这十二房又有哪个不是京中宁荣二府旁支呢。比起一个能在本家大官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自家只是颇有财产而已,有功名的父亲又去了,算得上什么呢。

  他沮丧的看着母亲,茫然无措。林氏还是不疾不徐:“所以,你姐姐才敢在这个时候发难,怕是在咱们府里也有人卖消息,知道娘活不久了。”

  “娘!”贾琰不想让母亲说这种丧气话,林氏却毫不避讳,现在已经是风高浪急,不是避讳的时候。

  “阿琰,听娘说。”林氏告诉儿子:“你姐姐有依仗,可是娘也不是无依无靠。娘出身姑苏林氏,虽然你外祖父那边已经败落,去东南谋生路了。可是如今的扬州巡盐御史正是娘的堂房兄长,来人!”

  莲藕和菱角进屋来,林氏吩咐她们将自己放帖子和来往礼单的箱子抬过来,不要让别人知道。等到两个丫鬟将箱子抬来,林氏挥手让她们下去,让儿子打开箱子,将里面一个小匣子取出打开。

  “这就是从前数年,咱家与他们家来往的礼单,还有你父亲的名帖。”林氏陷入了回忆,又很快回过神来交待贾琰,“娘现在写一封信给你的舅母和舅舅,明日一早你就带着长生和陶厚去扬州。”

  提到二管家陶忠的哥哥陶厚,贾琰皱皱眉:“娘,那个陶厚……陶忠恐怕有问题。”他将今日贾秉志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表明自己觉得陶忠有了别的心思,既然如此用陶家人怕是不合适。

  第2章

  林氏笑的很欣慰,她一直怜惜儿子幼年丧父,只图他平安长成就好。并不指望他多么的智计百出,如今儿子知道想事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若闭眼,也能少些担心。

  “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就说过,”林氏细细为儿子分说:“陶家是咱家世仆,伺候三代人了。老陶年纪大了才让儿子顶上来,偏偏他家老大陶厚有些憨,不够明,你父就没有让他当管家,选的陶二。可是你父临终的时候也说过,陶忠这个人脑后反骨,太活泛、太明了,这样的人不能久居人下。”

  贾琰听的认真,就听他母亲接着道:“你父亲当年就说如果陶忠敢乱动心思,哪怕只露出一点,也不能放任。明日你安心去办事,带着陶厚,娘会打发陶忠去办事,然后叫来他父亲陶安,之后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虽然有些担心,可是贾琰还是乖乖点头,林氏就又勉力写了两封信,这才让贾琰将名帖书信好,打发他去睡觉。贾琰哪里睡得着,辗转反侧,长到了十岁,这是他头一次失眠,就连父亲丧事的时候,他也是被母亲抱在怀里,晚上能睡上一小会。

  第二天一早,贾琰就来到母亲面前,林氏先招来了韩长生。小韩跪在门外,她的母亲贾琰的乳母韩冯氏就在林氏身边,而韩冯氏的丈夫韩常正在看顾着林家的庄子。

  林氏道:“你是阿琰的奶兄,陪着他长大、陪着他读书,如今我病重,万一有所不测,还是要请娘家来人的。现在打发少爷去扬州,要你跟在身边,长生,你要千万顾着些少爷。”

  她说完了,韩冯氏就道:“你要侍奉着少爷平平安安的走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