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39
��多存点粮食,也好让周家人渡过这个难关。
先不说堂屋里一众人听到周燕的话做何反应,单周翠花一听周燕不去城里,当即跳脚起来:“你这死丫头片子!你是不是傻?城里多好!不愁吃不愁穿,就算不做活儿也饿不着肚子。运气好进了厂里当正式工,那就是铁饭碗,一辈子连带子女都是妥妥的商品粮!你要是留在村里,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累死累活,连累子女跟着你一起吃苦受累。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你以后的儿女想想啊!”
不得不说,周翠花的思想觉悟还是挺高的!虽然她不识字,平时也只从村里的大喇叭,和时常去镇上开会的老村长嘴里听到关于城里的消息。可这一点也不妨碍她的理解梦能力和上进心。
在她的眼里,传说中的城里人,那是样样都好,不然怎么乡下人个个都想往城里跑,想在城里安家落户呢。
尤其赵有恒带着这一大堆她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上门来,就更加坚定了她要做城里人的‘上进心’。
她都盘算好了,她娘家有个侄子今年刚到十八,正好是说亲的年纪。周燕经由自杀之事,名声已经败坏,一般的人家根本不会娶她做儿媳妇。
她就委屈侄子点,先让两个小年轻定亲,等周燕去了城里落户有工作后,再让侄子和周燕结婚。她再带着自个一家子投奔侄儿,当时让他想办法帮她们一家子在城里落户,那她以后就不用整日干活儿,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等吃等喝就成了!
她想的倒美好,却总忘记现实很残酷,尤其她还做了对不住周燕的事儿。
王芬兰在她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心里不爽,尽管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告诫自己要顾及周家的脸面,可看她那颐指气使的嘚瑟模样,就忍不住倒豆子似的,把她险些逼死周燕的事儿一股脑儿的倒给赵有恒听。
高教授转头,看见那个三十出头的年轻老师还在跟周燕讨价还价,心里叹了口气。这小吴自身家境不错,性格也很好,奈何摊上一个偏袒娘家的败家媳妇儿,有啥好东西都补贴她那懒在家里等吃等喝的兄弟父母,日子可不就过得紧巴巴的,多余的钱粮都拿不出来。
本来高教授喊人来买鱼,都是挑选的平日跟自己走的比较近,家境不错为人又靠得住的老师,没想喊这小吴的。
可一想到周燕承诺要多送他一条鱼,现在才到八月初,正是热的时候,两条鱼吃不完放着会坏,这才把他叫了出来。
不过这小吴有些心高气傲,明着送他,他肯定不会要的,只能换个方法送给他了。
从包里掏出四块钱并六两饭票给周燕,高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吴老师说:“姑娘,你先答应我帮你找到买主,就多送我一条鱼,我多给你一块钱和二两饭票,你看能不能选条大点的给我?”
“没问题,教授您自个儿选吧。”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这是最基本的诚信。周燕爽快的把麻袋放在高教授面前,让他自个儿选。
高教授装模作样的看了看,招手让小吴过来:“我看这两条个头大,我一个人拿目标太大,你帮我装一条放去你宿舍,等会儿我再到你那里拿。”
小吴和高教授相识二十多年,打小就是邻居,还是他的学生,哪会不明白高教授此举之意。登时红了眼,抱着怀里的鱼,不知所措的看着他说:“教授,您不必如此的,我家平时欠您的太多了……”
“跟我客气啥,那几年我不在家里,你婶子和你娜妹,可都是你父母在照拂着。”说起那段往事,高教授心里是万分感激的,虽然后来小吴父母逐渐变得懒惰刻薄�
先不说堂屋里一众人听到周燕的话做何反应,单周翠花一听周燕不去城里,当即跳脚起来:“你这死丫头片子!你是不是傻?城里多好!不愁吃不愁穿,就算不做活儿也饿不着肚子。运气好进了厂里当正式工,那就是铁饭碗,一辈子连带子女都是妥妥的商品粮!你要是留在村里,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累死累活,连累子女跟着你一起吃苦受累。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你以后的儿女想想啊!”
不得不说,周翠花的思想觉悟还是挺高的!虽然她不识字,平时也只从村里的大喇叭,和时常去镇上开会的老村长嘴里听到关于城里的消息。可这一点也不妨碍她的理解梦能力和上进心。
在她的眼里,传说中的城里人,那是样样都好,不然怎么乡下人个个都想往城里跑,想在城里安家落户呢。
尤其赵有恒带着这一大堆她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上门来,就更加坚定了她要做城里人的‘上进心’。
她都盘算好了,她娘家有个侄子今年刚到十八,正好是说亲的年纪。周燕经由自杀之事,名声已经败坏,一般的人家根本不会娶她做儿媳妇。
她就委屈侄子点,先让两个小年轻定亲,等周燕去了城里落户有工作后,再让侄子和周燕结婚。她再带着自个一家子投奔侄儿,当时让他想办法帮她们一家子在城里落户,那她以后就不用整日干活儿,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等吃等喝就成了!
她想的倒美好,却总忘记现实很残酷,尤其她还做了对不住周燕的事儿。
王芬兰在她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心里不爽,尽管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告诫自己要顾及周家的脸面,可看她那颐指气使的嘚瑟模样,就忍不住倒豆子似的,把她险些逼死周燕的事儿一股脑儿的倒给赵有恒听。
高教授转头,看见那个三十出头的年轻老师还在跟周燕讨价还价,心里叹了口气。这小吴自身家境不错,性格也很好,奈何摊上一个偏袒娘家的败家媳妇儿,有啥好东西都补贴她那懒在家里等吃等喝的兄弟父母,日子可不就过得紧巴巴的,多余的钱粮都拿不出来。
本来高教授喊人来买鱼,都是挑选的平日跟自己走的比较近,家境不错为人又靠得住的老师,没想喊这小吴的。
可一想到周燕承诺要多送他一条鱼,现在才到八月初,正是热的时候,两条鱼吃不完放着会坏,这才把他叫了出来。
不过这小吴有些心高气傲,明着送他,他肯定不会要的,只能换个方法送给他了。
从包里掏出四块钱并六两饭票给周燕,高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吴老师说:“姑娘,你先答应我帮你找到买主,就多送我一条鱼,我多给你一块钱和二两饭票,你看能不能选条大点的给我?”
“没问题,教授您自个儿选吧。”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这是最基本的诚信。周燕爽快的把麻袋放在高教授面前,让他自个儿选。
高教授装模作样的看了看,招手让小吴过来:“我看这两条个头大,我一个人拿目标太大,你帮我装一条放去你宿舍,等会儿我再到你那里拿。”
小吴和高教授相识二十多年,打小就是邻居,还是他的学生,哪会不明白高教授此举之意。登时红了眼,抱着怀里的鱼,不知所措的看着他说:“教授,您不必如此的,我家平时欠您的太多了……”
“跟我客气啥,那几年我不在家里,你婶子和你娜妹,可都是你父母在照拂着。”说起那段往事,高教授心里是万分感激的,虽然后来小吴父母逐渐变得懒惰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