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西域风云(五)
大患,试想西晋初年,胡民杂居,众官皆劝武帝驱之以杜乱源,武帝不从,二十几年后,伊洛一带遂之陆沉,往事可为师鉴。”

  温彦博很是看不上魏征的,虽然他俩都是李彦打击的对象,但魏征总是以谏臣自居,处处和皇上对着干。温彦博认为魏征有沽名钓誉之嫌,刚才自己的说法,已看到李世民点头,那就是迎合了皇上的心思,有些傲气的说道:“天子威于四夷,如同地养万物,今突厥已灭,余种归命,不忠怜而养之,非天地蒙覆之义,而有阻四夷臣服之嫌,今把他们置于河北之地,让他们死而生之,亡而存之,必将感恩载德,何叛有之?”

  魏征一时气结,他也看出来温彦博这是迎合皇上的心理,虽然不能当面斥驳,还是说道:“看问题不能理想化,不是德不德的问题,永嘉之乱,前车之鉴,陛下如用温彦博之言,可谓养虎为患,自贻亦。”

  李彦眼睛开始放光,他一直不喜欢魏征,但没想到,这件事上,他到是很合自己的胃口,刚想说话表示支持,可温彦博好像忘了站在一边的李彦,还是争论道:“圣人之道无不通,故曰,有教无类,被创残之余,以穷归我,爱护之,收为边地,将教礼法,职耕以安,教以礼仪,数年后,尽为君主子民,又复选酋长,必然思恩怀德,成为王化之民,有什么后患?”

  这一下,温彦博又惹到李彦了,因为他最恨的就是这种用仁义道德说法。

  圣人之言,圣人之道,******吃亏几千年了,还是死不悔改,什么威德仁义,狼永远是狼,没有驯化成狗之前,他就是狼,放归草原,他永远是狼,本来温彦博说的慢慢教化,让他们成为大唐臣民,李彦还是认为对的,但是为迎合皇上,竟然不顾留下的隐患,竟说些他妈没用的,心里的反感一出来,火也就来了。

  一直用眼睛盯着李彦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心头一哆嗦,他们可是很了解李彦的,也清楚他最恨这种说法。一开始大家都说的是解决办法,无论对不对,李彦一声没出,冷静听着。看得出来,他在分析。对于李彦,并非没有治国才能这一点,大家基本都有认识到,所以也希望他拿出一个很好的办法。

  可是,温彦博的话又激怒了他,几个了解李彦的人开始替温彦博悲哀了,这个人怎么就是没记性,这些话什么时候说不好,偏偏这时候当着李彦的面说,这明显是找死的行为。

  就在这些人为温彦博悲哀的时候,李彦说道:“皇上,臣已有了解决办法。”

  李世民一听,很感兴趣的问道:“俊青,有什么办法,说出来。”

  李彦没有说什么办法,而是向前上了一步:“皇上,****说的太有道理。臣只想问一句,如果突厥反叛,温大人用什么保证,是他拿着圣人的书去宣讲,还是把他满门抄斩,以告慰那些死在突厥人手里的汉人生命?温大人,你敢不敢写下保证,如果突厥反叛,用你全家族的人生命做担保。”

  温彦博也不是傻瓜,当时想起来李彦站在一边呢,心里哆嗦一下。不能不说,李彦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