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西域风云(二)
  ,最快更新大唐风流军师最新章节!

  “报告。”一个手下冲进锦儿的毡房跪倒。此时这里已成为察尔汗部落的王帐,对于这些草原民族来说,他们向往中原的汉文明,所以,不论贵族还是贫民,都尽力的学习汉人那一套。

  西北的突厥人,他们的战争更加频繁,部落之间吞并异常凶猛,是一个还处在奴隶社会的时代,社会制度并没有完全形成。有头脑的人,政府一些大的部落之后就开始称王称霸。由于地广人稀,相互之间距离远,又是游牧民族,游动性非常大。

  这些特点造就了很容易自立为王的社会形态,封建不封建,奴隶不奴隶,一个很奇特的社会结构。

  也就是如此形态,加上各自为政和没有法纪,相互之间的战争也就不断。频繁的战争让大量的人口死亡,制约了他们的发民。所以从匈奴时代起,一旦出现强有力的领导者,能把草原上的人统一起来,他们就会在短时间发展壮大,从而对中原文明构成强大的威胁,战火又会在两大民族中开始。

  作为有先进的文化,稳定社会制度的中原汉人,尽管在这样的战争中,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草原民族却无法消灭汉族,也占据不了中原。若干年后就会被逐渐强大的汉人驱赶出去,甚至被灭。

  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几千年也没有变过,从中原出现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开始,就是以这种民族之间战争为主旋律。也在少数民族发展中出现过几次大的强盛时期,差一点把中原汉文明消灭。可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原。

  这种情况造就了草原********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向往中原汉文明,努力在学习,另一方面又从内心深处瞧不起汉人。嫉妒心理加上羡慕的心理,所以,无论是匈奴还是这时的突厥,对汉民族都是一个复杂的情感。

  中原文明秉承圣人所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最多的手段是制衡,是分化,是打击。向他们低头更是被认为奇耻大辱,只要有机会就不可避免的要消灭他们。

  所以,中原真正的知识不会传授给他们,也不会有人真心帮他们,愚昧落后又是游牧民族的特点,即使有那么一两个投降他们的汉人,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一个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民族,他们身上流淌着自卑和自大的双重性格,锦儿能轻易的让这些人归心,是她从没有瞧不起这些人,用真心对待他们,又能不分贫贱,不分老弱,一视同仁。在他们困难的时候,与他们共同努力和吃苦,让哈查辛和赫连顺他们很自然的忘记锦儿汉人的身份。

  再说这些草原民族,他们对男女的区分是在是否强大上,女人天生弱,无法和男人比,所以,女人处于从属地位,可他们本质上却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说明白,就是崇拜强者,服从强者,谁的能耐大,谁就是头领。

  当然,拳头和智慧一样,锦儿表现了她的头脑,让这些本应该在冬季寒冷中丧命的人活下来,所以从内心真诚拥戴锦儿,把她奉为女王,听从她的吩咐。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因为他们相信,锦儿可以让他们活着,可以带给他们好的生活。

  几天时间,其实锦儿一直很紧张,吐谷浑连大唐都得拉拢,证明了他的强大,自己竟然赶走他的使者,不向他纳贡,下场可想而知。但巴楞他们却反而不怎么在乎,连赫连顺也紧张得不是很严重。尽量派出寻找牧场的人少一些,大批的成年男人尽力留在家里,防备意外,除此并不是多害怕,因为这样的事情,他们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