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
做,但毕竟做得少。他生怕自己手笨,把饭给做糟了,干脆把法子告诉了食堂大妈,让人家帮忙蒸了一回。

  这法子果然灵!

  就是在别人手里,也一样蒸出了老多的份量。

  牛书记惊喜得连嘴都合不拢了,话也说不出来了,只一直拍着李向阳的肩膀。

  过了将近半分钟,老书记才眼眶一红,点点头,给他翘了个大拇指。

  然后,李向阳也不用写典型事迹材料了,牛书记让他就简短地写一份简报,往县委那边报。

  机关公文都是有公文模式的。往上报的,叫上行文。不同类型的上行文,名称也不同。

  可牛书记却头一次叫他,不必管格式,也不用管标题。名字就用两个大字《喜报》。

  李向阳很快就把东西写出来了,只有短短不到两百字的内容。称呼就写了“县委”,然后正文就写了两件事:1、东方红公社于2月28日创造了一斤米蒸六斤饭的经验;2、蒸饭的方法。

  最后结尾就两句话,“这是灶台上的粮食增产法。特报喜,请验。”

  第36章轰动全市

  他把这样一份简报搁在牛书记桌上,请他过目。

  牛书记一边看,一边夸。头一次没用红笔在他写的东西上改动。

  看完之后,说了句:“很好,就这样。你今天也别干其它事儿了,现在就把喜报送到县委去。”

  《喜报》呈上去后,整个县委都轰动了。但就跟李向阳、牛书记最初的不敢相信一样,县委的人也是将信将疑的。县委书记很快就派了县委农村工作部的部长,下来东方红公社这边考察事情的真实性。

  整个过程中,牛书记全程陪同,他也把李向阳叫过来做了工作汇报。

  一听到这个蒸饭法子居然是个8岁的小姑娘研究出来的,农工部部长惊讶极了。

  “哟,你家闺女还真是个神童呢。她现在是上学了,还是在家里帮着干活啊?把她叫过来一下吧,我还想问她些问题。”农工部部长说道。

  李向阳回道:“在上学呢,今年才刚读小学一年级。这会儿就在公社小学上课,我去叫她过来。”

  红果儿原本出发点,就只是想帮她爹解决一下写材料的问题,顺带帮一帮本县的群众。

  不过,当她看到她爹那么欣喜若狂的样子,她反而心生不安。毕竟她知道那法子虽有用处,但用处却不大。于是给她爹演示过一遍后,她就又在想新的法子。

  然后……

  她又想出来了苞谷面双蒸法和苞谷棒子双蒸法……

  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现在她总算体会到这种心情了。

  但好歹这种法子,可以把难以下咽,又刮喉咙的苞谷棒子变得好吃许多。

  于是,她爹来找她时,她虽然满心都是无力感,但想着能帮一点算一点,还是义不容辞地过去了。

  农工部部长一看到她,就对牛书记说:“这小姑娘长得就一脸聪明相。”

  牛书记笑了笑。

  农工部部长又问红果儿:“小姑娘,那个能用一斤米蒸出来六斤饭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红果儿大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