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初心
�觉中以影像来干预着观众的观影感受,直到陪审员走出房间,才用高空广角俯拍彻底舒缓观众的情绪。

  徐昂当然不能可能百分百照抄,但也吃透这种镜头阴谋,准备通过一场大雨前后的色温高低、光线强弱以及电闪雷鸣,侧面强化辩论不同阶段的现场氛围。

  切入点也很有意思,原著的嫌疑人是贫民窟长大的孩子,因为贫穷和缺乏教育,变成有罪的一条理由。

  这里成了富二代,缺乏管教、张扬跋扈,是当下最容易挑起华夏人嫌弃神经的一项罪状。

  “小丁,厉害啊!”

  “就这台词功底,在人艺也是拔尖的!”

  “不愧是见惯大场面的影帝,服气!”

  几场戏下来,所有人对丁诚刮目相看,尤其是台词,字正腔圆、阴阳顿挫、掷地有声,丝毫不比何冰韩童生这几个在舞台摸爬滚打半辈子的人差!

  何冰暗挑大拇指,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要说镜头感,这小子绝对碾压全场,包括自己,二三十部电影可不是白拍的。

  对于影视演员的鄙视,主要来自台词和情绪张力。舞台不是摄像机,不是孤零零的小方盒子,面对的是几百活生生的观众。

  站在舞台上,需要靠肉嗓子把台词每个字每句话送到观众耳朵里,无论坐在第一排还是最后一排,都让您听得清清楚楚,这叫功夫。

  然后是情绪,没有摄影机所谓的特写近景,微表情已经用不上,所有情绪全靠爆发和肢体动作,甚至嘶吼和暴跳如雷。

  如果让话剧演员演电影,最大问题在于太满了!

  镜头小,随便一个动作直接出镜,平时习惯的表情经过镜头的放大很容易让观众感觉不习惯,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但也只是一个问题而已,

  只要往回收一点,

  控制点情绪张力,

  高手很快就能适应。

  而影视演员不同,没有经过训练直接上舞台,别说表演,光说几句台词就能露怯,什么音量太小听不见……吐字不清……吞字吃尾音……

  扯着喉咙喊半天,

  嗓子直接废了!

  何冰看着收放自如的丁诚,这才是最牛逼的地方。

  满可以往回收收,毕竟水平够,只是分寸问题。

  几次排练下来,丁诚明显感觉到其他人的热情和认同,其实他们很简单,只要你有真本事,对得起脚下的舞台,他们就服气。

  相比较影视圈的人,

  的确很可爱。

  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见惯名利的大咖最后还是回归舞台。

  面对观众演的过瘾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回归初心,回到最开始喜欢表演的感觉……

  回到第一次站上舞台既紧张又兴奋的刺激感……

  回到所有人简简单单凑在一起,

  熬夜只是为让观众看到一出好戏的成就感……

  大幕打开,几百双眼睛看着自己,

  既是信任,也是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