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皇亲国戚
�识,竟然将自己的一个女儿下嫁给了他。也就是说,梁道明在三佛齐国,那就是当朝驸马呀!
虽然这三佛齐国国王还有几个儿子,还有其他女婿,但要论能力,没有一个能出梁道明之右。也正是因为如此,三佛齐国国王对梁道明也是愈加器重。
正是因为梁道明在三佛齐国的这个地位,所以当汪耀南听说要将这两个孩子送到三佛齐国交给梁道明之后,也是格外兴奋。
听汪耀南这么一说,我就更加觉得这事儿靠谱儿。
不待征求沈大哥的意见,我直接问汪耀南,这个贸易港口如果要建造好、并运行起来,首期投资大概得需要多少银子?
汪耀南告诉我,目前他只是有这个想法,他与父亲还有龙头邦国国王也仔细研究过此事。他们目前只是大致确定了三个比较合适的建港地点,但每个点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将来建成之后的商船容纳量、货运吞吐量肯定也都不一样。
按照他们三人的大致估算,从开始建设到基本达到可使用状态,最小的那个港口大约需要三年时间,大约需要耗费白银一百五十万两;中等的那个港口大约需要五年时间,大约需要耗费白银二百三十万两;最大的那个港口大约需要六年时间,大约需要耗费白银三百万两。
听汪耀南这么一说,我当即便有了个想法。这事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那个最大的。不就是三百万两吗?比起咱们之前的秦淮河治理工程也多不了多少嘛!
但还有一点儿我不明白,刚才汪耀南说他与父亲汪大渊还有龙头邦国的国王一起去选了三个点,照这么说,那汪耀南父子应该与龙头邦国国王的关系不一般了。
我将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汪耀南立即是滔滔不绝地给我演讲起来。
原来这龙头邦国的国王姓李,名叫李国泰,祖籍福建。李国泰曾祖父亲那一代,便举家闯
南洋,来到了龙头。
当时的南洋诸国,都有大量的广东、广西、福建籍华人。由于这些华人带去更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虽然他们是后来者,但却逐渐占据了南洋诸国的上流社会。
到了李国泰的父亲这一代,由于龙头邦国发生内战,原国王战死,李国泰的父亲便在众人的拥戴之下,成了新龙头邦国国王。
汪大渊当初逃到龙头之时,李国泰的父亲已经去世,李国泰便继承了龙头邦国国王的位置。
李国泰听闻汪大渊有多次航海经历,见多识广,便造访了汪大渊。二人这下是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主要也是因为这龙头邦国虽然号称是个邦国,其实比起中原大地上一些部落还要小,因此这邦国的国王也没有什么架子。
后来,汪耀南娶了李国泰的一个侄女为妻,就更加加深了汪家与李家的关系。
听汪耀南这么一说,我才弄明白,原来这哥们儿在龙头邦国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嘛!当然,比起咱们中原的皇亲国戚,他的档次还是差远了。
既然汪耀南父子在龙头有这一层关系,那他们在龙头兴建贸易港口的计划,肯定是会得到龙头邦国大力支持的。
我立即问汪耀南,他这次来找沈大哥,准备让沈大哥投资多少。也就是说,他们龙头邦国那边,又能出多少银子。
我这么一问,汪耀南是“嗯嗯呀呀”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这龙头邦国国力薄弱,实在也拿不出多少银子。至于他这些年做远洋贸易,虽然也�
虽然这三佛齐国国王还有几个儿子,还有其他女婿,但要论能力,没有一个能出梁道明之右。也正是因为如此,三佛齐国国王对梁道明也是愈加器重。
正是因为梁道明在三佛齐国的这个地位,所以当汪耀南听说要将这两个孩子送到三佛齐国交给梁道明之后,也是格外兴奋。
听汪耀南这么一说,我就更加觉得这事儿靠谱儿。
不待征求沈大哥的意见,我直接问汪耀南,这个贸易港口如果要建造好、并运行起来,首期投资大概得需要多少银子?
汪耀南告诉我,目前他只是有这个想法,他与父亲还有龙头邦国国王也仔细研究过此事。他们目前只是大致确定了三个比较合适的建港地点,但每个点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将来建成之后的商船容纳量、货运吞吐量肯定也都不一样。
按照他们三人的大致估算,从开始建设到基本达到可使用状态,最小的那个港口大约需要三年时间,大约需要耗费白银一百五十万两;中等的那个港口大约需要五年时间,大约需要耗费白银二百三十万两;最大的那个港口大约需要六年时间,大约需要耗费白银三百万两。
听汪耀南这么一说,我当即便有了个想法。这事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那个最大的。不就是三百万两吗?比起咱们之前的秦淮河治理工程也多不了多少嘛!
但还有一点儿我不明白,刚才汪耀南说他与父亲汪大渊还有龙头邦国的国王一起去选了三个点,照这么说,那汪耀南父子应该与龙头邦国国王的关系不一般了。
我将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汪耀南立即是滔滔不绝地给我演讲起来。
原来这龙头邦国的国王姓李,名叫李国泰,祖籍福建。李国泰曾祖父亲那一代,便举家闯
南洋,来到了龙头。
当时的南洋诸国,都有大量的广东、广西、福建籍华人。由于这些华人带去更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虽然他们是后来者,但却逐渐占据了南洋诸国的上流社会。
到了李国泰的父亲这一代,由于龙头邦国发生内战,原国王战死,李国泰的父亲便在众人的拥戴之下,成了新龙头邦国国王。
汪大渊当初逃到龙头之时,李国泰的父亲已经去世,李国泰便继承了龙头邦国国王的位置。
李国泰听闻汪大渊有多次航海经历,见多识广,便造访了汪大渊。二人这下是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主要也是因为这龙头邦国虽然号称是个邦国,其实比起中原大地上一些部落还要小,因此这邦国的国王也没有什么架子。
后来,汪耀南娶了李国泰的一个侄女为妻,就更加加深了汪家与李家的关系。
听汪耀南这么一说,我才弄明白,原来这哥们儿在龙头邦国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嘛!当然,比起咱们中原的皇亲国戚,他的档次还是差远了。
既然汪耀南父子在龙头有这一层关系,那他们在龙头兴建贸易港口的计划,肯定是会得到龙头邦国大力支持的。
我立即问汪耀南,他这次来找沈大哥,准备让沈大哥投资多少。也就是说,他们龙头邦国那边,又能出多少银子。
我这么一问,汪耀南是“嗯嗯呀呀”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这龙头邦国国力薄弱,实在也拿不出多少银子。至于他这些年做远洋贸易,虽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