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如水拖着一身的伤,竭心竭力地照顾着王玉溪,再见往日里多的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夫妇,心底到底便有了些动容。

  遂见王玉溪终于醒来,捂着伤口自屋中走出,便就多嘴道:“你那妇人是个好的。”

  她这一言颇的突兀,王玉溪的脚步也是一顿,这才忽然想起暗卫所言,道是周如水为不曝露身份,一直以夫妇相称。遂也眸色一暖,望着钟氏,轻点了点头。

  须臾,他便扭头看向了正在院中砍柴的钟辔,盯着他额上鲜明的黥面,双目一凝,开门见山道:“阁下因何受这黥面之刑?”说到这儿,他的话音微微一顿,晨光之下,俊美的面孔犹如最上等的白釉,堪堪又问:“再有,近日宫中未有诏令,却你所言贡女又为何故?”

  因他的话,钟辔心下一突,猛然抬起了头来。却也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阵阵沉稳有力的马蹄声,马声喧嚣,引得钟辔又是一愣,顾不得心中的惊愕,扭头极目望去,这一望,便见着了两队整齐有序的人马。

  望着驶在最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公子沐笙,王玉溪微微一勾唇,清润的眸子转眸望向见着周氏族徽暗自怔忪的钟辔,没有半点起伏的,了然地说道:“既是周二殿下来了,剩下的话,你便与他说罢。”

  敲黑板:

  最早和茯苓说话的时候,茯苓有说你少来了我也替你背过黑锅,当年你顶着我的名头去百岁宴了。

  然后风浅楼出场的时候有说她小时候见过他杀人。

  她是个聪明的小孩,看见也没囔囔,但是怕咯,所以就要归家^_^

  第111章春日风流

  公子沐笙方才将昏睡中的周如水安置进马车,扭头,便见一腰宽背厚,面阔口方的壮汉跪在了他的身后。

  钟辔见他看来更是一拜再拜,憨实沉默的面上也现出了苦意。

  见此,公子沐笙眉头一挑,待看清他额上鲜明的黥面,已是了然地瞥了一眼事不关己,已被仆从扶至车前的王玉溪,温和俊雅地问钟辔道:“你有何冤屈未平?”

  昔日《礼记檀弓下》曾有记载,道是孔子至于泰山侧,忽听一妇人痛哭于墓前。夫子轼而听之,便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那妇人便答:“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惊问:“何为不去也?”妇人答:“无苛政。”遂,夫子叹:“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老妇人宁愿亲人纷纷葬送虎口,也不愿离开山林面对苛政。可见,苛政无情,比之虎害更甚。

  而避世在此的钟家姐弟,所遇不公,似就比那老妇人更甚了。

  凤尹县下属奉邑郡管辖,县内农田异常平整。钟家,便是凤尹县中有名的富户。

  四十五年前,河两年三决,自钦筠县发生摆尾,改道由凤尹县穿过。因河水连年冲决,县民苦不堪言,为保县内农田,维护民食,遂求旨朝廷修筑灶坝。

  彼时,不光官府一心防汛筑坝,县中百姓也都纷相贡力。其中首当其冲者,便是钟氏兄妹的祖父钟潜。钟潜为防汛之事,栉风沐雨,殚竭虑。他大家财,仅以一己之力,耗三十年之功,自凤尹县内,筑起了一道长四十里,顶宽三丈,高九尺的灶坝。

  原本,官民共济,同抵天难,凤尹县虽困,也是上下齐心,生活有味。却五年前,老县尹吕乾在任上病故,转由姚知继任县尹。

  姚知继任后,便再不管顾河事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