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露出去。

  既然瞒不住,干脆就不用瞒。他温知秋是《蜀山》的作者,没有哪里见不得人。

  温向平不是让家人蒙羞受牵连之徒,他要光明正大的把泼在他身上的污水泼回去。他的孩子和妻子以他为荣,他不能也不会叫他们失望。

  许城阳满意的颔首。

  罗家和起身,

  “那我现在就去联系记者。”

  新周刊将在一周后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引起哗然。尤其在得知温知秋要当面和《斯文》的撰稿人对质后,支持温知秋的人纷纷欢呼不已。

  原先抱有怀疑态度的一众人也立场摇摆了起来。

  心里有鬼的人怎敢这么光明正大的将事情公诸于众,只这一个举动,足以证明温知秋问心无愧。

  几家杂志连忙将触手了回去,打算观望观望再做打算。谁能想到温知秋来这么雷厉风行的一手?

  正常人不都是要在杂志上先和沽市晚报撕几个来回,以最小的代价把事情平息么。毕竟温知秋这事儿已经闹大了,就连沽市之外的省份也听闻了消息,抵制温知秋的人不在少数,一时间连《蜀山》的销量也急剧下滑,眼见着温知秋算废了半个,一个处理不好,连新周刊都要沾腥。

  而这也是沽市晚报打的主意,正好再借着温知秋在杂志上跟他们撕扯,增加几个月的关注量,再如一笔账。

  结果温知秋倒好,根本不装孙子,直接找人公开对质。这不是怕事情闹不大嘛?!还开记者招待会?!记者难道是好请的么?

  八十年代是记者行业的巅峰时期。因着都是文责自负,无需交给领导审核,因此什么样的稿子记者都能写、都能发。再加上拿了记者证,基本能在全国吃喝,走到哪儿都是座上宾。就是面对国家最高领导人,记者也是不虚的,嘴皮子一个比一个犀利,笔杆子也一个比一个硬。以至于,每每有记者要出去采访时,领导都得追在屁股后头不住嘱咐,

  “缩着点、缩着点!”

  请一众记者开一场招待会更是花销巨大,也只有许城阳才肯花这么大力气和本钱为他平反。

  杨贺在新周刊上看见这么一条公告,顿时摔了手里的搪瓷杯,眼中满是恶毒。

  就因为罗家和和温知秋!他一介主编竟然沦落到只能在沽市晚报这种不入流的小报纸工作的地步。

  大幅缩减的薪水让杨家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妻子每天跟他叫嚷,儿子女儿也嫌自己不能再补贴他们再不上门来,见了面嘴里也蹦不出象牙。出门到哪儿都要遭受昔日同事的冷嘲热讽,逼得他不得不搬到这个逼仄的小巷子!

  都是这两个人害得!

  杨贺眼中恨意大盛。

  这场风波自然是他搞出来的。他手里有温知秋的老家地址,挖出来这么多黑料也不枉他大老远跑到晋省去。

  本以为能凭借这手让温罗再无翻身之日,没想到他们倒是玩了个破而后立。

  也没想到许城阳真的肯为一个小小的温知秋赌上整个新周刊。

  到底是小瞧了他们。

  杨贺黑着脸咬着牙,拼命思索着对策。

  不行,他不能这么轻易就叫这两人从这事里头脱出身去!

  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