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家写信。”

  罗家和应是。

  杨主编疲倦的点了点头。

  被上头一再叫去谈话的不止杨主编,罗家和最近也被叫过去几次,话里话外的意思和杨主编没有什么差别。

  大概是因为在体验过领先行业的那种感觉之后,就不能再容忍回落到先前的状态了吧。

  罗家和想着。

  手刚碰到门把手,身后传来杨主编暗哑的声音,

  “只要温作家有新作品来,就给他把稿提成千字两块——”

  这在国家明令规定稿上限是五块的背景之下,已经算是优待了。

  罗家和脚步顿了顿,掩去面上的惊讶,点头应是。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罗家和无奈的摇摇头。

  社里看来真是急眼了,千字两块,比之前一下翻了两倍。

  ……

  罗家和写给温向平的信还没寄到温向平的手里,温向平寄的信反而先到了。

  信封有些厚度,罗家和还没拆便知道,这恐怕是新作品了。

  虽然对温向平的水平有信心,罗家和还是拆开先看了一遍。

  第一页上只有三个大字,看来就是新作品的名字:

  大惠山

  恩?

  罗家和挑了挑眉,这是什么主题?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又向后翻去。

  温向平这封信同样先寄来了五个章节,虽然有厚厚一沓,但没过一会儿,五六十张纸就尽数被罗家和读完了。

  罗家和长出一口气,摇头笑笑。

  这个温向平、温知秋、温作家啊!

  真有他的两把刷子!

  “好——”

  杨主编一拍桌子,激动的从罗家和手中接过这一沓纸,

  “温作家可算有新作品寄来了。大惠山——?是什么内容,你看过了么?”

  杨主编笑眯眯的问,一边看纸上的内容。

  罗家和笑笑,

  “是关于八年抗战的题材。”

  杨主编向后翻的手顿时一顿,

  “怎么、怎么写的这个——”

  杨主编有些失望,这年头写这题材的人还少么,他本来还指望着温知秋这次能再来一个新点子再创佳绩,怎么就成了八年抗战。

  那街上哪家书店不是摞满了这种书,先不说人民杂志写的好的文章不胜枚举,就是红星自个儿也有不少。

  杨主编自己看过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套路和内容早就记得透透的了。

  眼见杨主编兴致缺缺,罗家和连忙道,

  “主编,温作家的这本——不一样!”

  “不一样?”

  罗家和果断坚定的点头。

  见罗家和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又想到之前《纽扣》的深厚笔力及奇妙构思,杨主编叹了口气,坐回位子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