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还没老到动不了”“男人就该干活养家”云云,但最后还是很受用的顺了女儿女婿的意,和妻子一起把装满一背筐的红薯运到一边,再放下腾出来的筐子,比起往年来不知轻快了多少。

  女儿女婿干活儿快,苏承祖和李红枝也就不得闲,可老俩谁也没有二话,反倒是心里熨贴的很。

  肯这么过日子,只有越过越好的道理,哪儿还有什么可愁的哪。

  红薯地是按照两户“劳动力强的”夹一户“劳动力弱的”分配的,这样既可以相互竞争提高村民的士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获速度。

  往年苏家都是被夹在中间的那个,没少把自尊心强的苏承祖怄的不行。

  今年嘛,劳动力多了个温向平是没错,可温向平一来比不上别人家汉子有力熟练,二来干完活回去还要硬挤出时间来写稿子,苏承祖也不好让女婿这么操劳,便让温向平赶着最后尾的时候提前一会儿回去。

  反正到最后,也就是把一天下来的红薯集中运到大队的粮仓里,因着有公用的独轮车,也不需要耗什么大力气,温向平于是也就没推辞,毕竟稿现在确实是他们家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

  今年对于苏家来说,虽然也没换了个位置,可在苏承祖看来,温向平肯卖力干活儿不说,还想着法子挣钱养家,肯带上女儿外孙进城里头去,还给朝阳买了书要教他识字,苏承祖心里舒坦,哪来的心思还去关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王贵祥就没苏承祖这么好的心情了。

  往年王贵祥一家,因为有王贵祥和齐弘阳两个壮劳力,再加上刘艳王玉兰母女也肯拼命干活,所以向来都是“夹别人家”的。

  今年王家一下少了两个劳力,便沦落成了“被夹”的。

  好在王贵祥夫妻俩也都不是懒的,肯下力气干活,倒也不比旁边的两家差。

  只不过,他们家今年偏偏被安排到苏家附近,看着苏家其乐融融,一副生活和乐顺畅的样子,不仅是刘艳,连王贵祥心里都膈应的不行行。

  背上的背筐还没满,腰筋却已经酸痛的不行——毕竟已经一连了三五天了——刘艳只得直起身子捶捶腰,被迫停在原地休息。

  左边的王贵祥出去几米,扭头一看刘艳站在原地不知道干啥,立马摔了锄头,瞪了眼睛骂道,

  “你个老娘们儿不干活在那儿等着干啥呢!家里口粮挣下了是吧!这冬天是不是不打算过了!这么想偷懒滚回你娘家去,霍霍你娘家去!别浪我老王家的粮食!”

  嘴上骂着让刘艳回娘家,王贵祥却又把锄头捡了起来,死死握在手里,眼睛也死死的瞪着刘艳,仿佛只要她敢露出一点要走的意思,锄头就会立马扔到她脑袋上一般。

  刘艳眼神平静如古井,又弯下了腰,机械的拿着锄头一下一下把红薯挖出来放到背上的背篓里。

  旁边一块地的村民正好也干到这块儿,看见了便劝道,

  “这一连了好几天了,谁也受不住,就是咱们这大男人还得时不时歇一口气儿哪,何况女人家还不比咱,歇会儿缓缓腰酸也没啥。”

  谁知王贵祥听了面上露出讥笑,

  “咋?我跟我媳妇儿说话管你啥事儿?自家媳妇儿不管专管别人家的?你是不是和我媳妇儿有点啥,这么关心我媳妇儿啊——”

  那人听了怒不可遏,一甩头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