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替人受难
�爷…”

  “我在,我在这儿。”

  李常慢慢将黄雀儿的脸偏向自己,让她将自己看个清楚。

  “我疼…我疼…”

  “我知道我知道。”

  黄雀儿吃了止疼散休息着,可五个时辰之后药效就会消失,身上或许又会多出几处烧伤。

  李常终于鼓起勇气掀开被子,入眼得是纱布沾血药粉混杂的躯体。如果亲眼感觉到黄雀儿的呼吸,他会以为这仅仅是一具尸体。

  新伤旧伤覆盖交错,就像是有无形的刑具在黄雀儿身上,烙下一个个、一条条恐怖的印子和痕迹。

  这几日似掉入火坑一般,黄雀儿怎么样都爬不出来。她睡着了又被疼醒,醒了又被疼晕,反反复复。如此煎熬的过程,也没有捏碎她活下去的希望。

  李常解开布条时,他看见黄雀儿手腕脚腕上被磨出血。伤不在他身上,却又像疼在自己身上。

  恍惚间,李常听见黄雀儿又说话了。他把耳朵凑到她嘴边,想要听清些。

  “我不想死…不想死。”

  黄雀儿越说越激动,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她双手揪着李常的衣襟,瞪大双眼,放声叫嚷着。

  “大少爷,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黄雀儿张大嘴巴呼吸,像是与阎罗王抢夺生的机会。李常握紧衣襟上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恶声发誓。

  “我不会让你死的!”

  黄雀儿听到承诺,逐渐安静下来,然后沉沉地睡去。

  李常要救人是不假,并且他已与林静婉合作。他们表面看似无动于衷,实际已经开始搜罗证据。

  李常打算利用民心作“伪证”。他与赵识尧曾去偏远地区,解决那些朝廷不爱管的闲事,像是土地纠纷、冤假错案、地主暴利等等。都说人多力量大,他们笼络的民心现在是能作用可。只是路途遥远且偏僻,消息散落到各处还需要时间。

  目前,在百姓眼中的静王是宅心仁厚,对待子民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想必得知如此待民如子的人,被冤枉而监下狱后,定会生起民怨恨、造成动乱,李常就是要造势来为解救赵识尧。

  至于事实如何,李常也曾犹豫。可如若放任此事,那不仅是赵识尧死,黄雀儿也会死。那么往日的道义与承诺,都成妄言。

  进退两难之下,李常选择恪守诚信。但事情并不会就此结束,他誓要让黄雀儿脱离苦难。

  除了他们,身在皇宫里的宁妃也暗中协助。她让部分重权老臣共写一封禀告,交付皇帝。此举无非是上下夹击,让皇帝不得不重审案件。

  等到第八日时,林静婉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睡。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对赵识尧不利。她起身,掌灯去了父亲的住处。

  “父亲,是静婉。”

  “进来。”

  林静婉进屋后,看到林伏庸在看书。

  “父亲为何还不睡?”

  “人老了,睡得少。”

  林伏庸知道林静婉有心事。也难怪睡不着,如今赵识尧落在别人手里,估计也是半死不活的。

  至于上奏的事,林伏庸是没有参与的,林静婉也没有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