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以最终,更换剧本的计划被打住了。

  但在日常聊天的时候,林思霁还是有和杨焱聊起芭蕾的剧本内容。

  杨焱说:“我最喜欢唐吉诃德那段。”

  “那段啊。”林思霁笑,“我也喜欢,那段算是整个剧本的高潮了,要是节选一段去选角,我也肯定会选这段。”

  林思霁又说,如果拳击手击打沙袋的剧情表现的是被困入铁笼的凶兽悲壮而无力的反抗,那芭蕾这段就是垂死的蝴蝶对着远方的花朵轻颤翅膀。

  杨焱若有所思:“所以这里,要突显无奈。”

  “不。”林思霁否定,“要突显美丽。”

  这便是另一个林思霁不选芭蕾剧本的理由了。拳击的剧情,需要传达给观众的为角色内心的压抑愤怒。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任务,尤其是在有具象化动作设计的情况下。

  只要演员击打沙袋的动作足够用力,焦躁的情绪便可轻而易举地被传递到评委席。

  但美丽和愤怒不一样。

  美丽是一种感觉,一种难得的感觉。

  在屏幕上,在戏剧里,它极其难抓取,又极其难传递。

  对于一般新人演员来说,表现“美”,是难度极高的超纲考题。

  然而,当林思霁站在幕后,目睹了杨焱的表演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担忧有些多余。

  美,对于一般演员来说,或许稀缺如火山中开采出的矿石,可对杨焱来说……

  那是他最不缺少的东西了。

  舞台中央,灯光照亮杨焱架起的双手。

  在等候的时候,杨焱扯掉了绷带。失去冗赘的遮挡,纤长的手指毫无保留地暴露在灯光下,指腹轻轻颤抖,触摸空气中悬浮的灰尘。

  他的手骨纤细,臂上流畅结实的肌肉线条显现出多年功底。

  杨焱的皮肤是缺乏阳光的白,可以很明显地衬出血管的青。

  指节上斑驳的伤口瞩目,示意出角色不大好的生活环境,而破损的肌肤,却又点出一二病态的美感来。

  灯光从舞台顶端打下。

  按理说,在这种打光下很难出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