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案融化的人
��衣物。

  尸表检验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尸体的眼球已经完全萎缩塌陷了,口鼻腔已经腐败得只剩一层皮,指甲也全部脱落,无法检查是否存在窒息征象。

  解剖检验开始的时候,负责摄像的年轻民警又忍不住掀开防毒面具向一旁的垃圾桶里呕吐。没有呕吐的林涛走上前拿过摄像机,说:“我来吧。”我看着林涛笑了笑,心想这个家伙也是个干法医的料。

  尸体的皮下组织全部皂化了,但是肌肉组织清晰可辨。同样,通过解剖,我们没有发现致命的外伤。颈部的肌肉腐败得比较厉害,无法明确是否有出血,但是很快,师父就找到了死者最有可能的死因。

  尸体的甲状软骨(就是喉结附近的软骨)上角有骨折,骨折断段发现了出血。这是生前骨折。

  真正打开胸腹腔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已经基本适应了臭味,一方面尸体的内脏并没有尸蜡化,所以恶心的感觉消失了不少。通过对尸体内脏的检验,我们确定,死者是机械性窒息死亡的。

  “她是被掐死的。”我说。

  3

  师父认可地点点头:“死因问题不大了。现在关键是找出死者的特征,找到尸源。另外你们觉得她死了多久?”

  “全身大部分尸蜡化,应该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吧?”我的理论基础还是很扎实的。

  “现在是七月,五个月前是二月,二月份那么冷的天,你就穿长袖t恤和单裤了?”

  我恍然大悟。所有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都是统计学的意义,由于环境、季节和个体差异等,有时候误差会很大,结合衣物进行判断是个不错的办法。

  “死者是被密闭的塑料套筒包裹的,没有完全密闭,加之周围环境是潮湿、多菌的垃圾场,又正值炎热的夏天,所以尸体尸蜡化的速度会相应增快。像这样尸蜡仅限于皮下,还没有完全侵及肌肉组织,我估计尸体在这样的环境下最多两个月。也就是说死者应该是天气暖和的五月份左右死亡的。”

  这真是学了一招,我点了点头。

  尸源寻找应该不难。知道了死者大概的死亡、失踪的时间,有明显特征的衣着,再加之我们通过死者牙齿、耻骨联合的观察计算,明确了这是一名27岁左右的女子,长发,未生育,身高162厘米,身材偏瘦。有了寻找尸源的条件,刑警部门很快就把死者的衣着照片和基本信息发到各派出所,从报失踪人员中查找比对。

  尸体检验工作进行了5个多小时才结束,仅缝合这一项,就整整做了一个小时。尸体太滑了,止血钳都夹不住皮肤,大家生怕缝针会扎到自己的手,格外仔细。

  因为天气炎热,尸检工作进行完毕后,我身上的衣服都汗湿了。最糟的是,我反复用洗手液洗手,双手仍有一股尸臭。

  我很烦恼,又先后换用了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来洗,依旧无法去除那股气味。我一边闻着自己的手,一边不停地干呕。

  一旁的师父笑了:“是吧,让你戴两层手套,还嘴硬,就让你尝试一下,看你以后还听不听话。”

  “戴两层手套就不臭吗?”我像警犬一样探过鼻子去闻师父的手掌心。果然没有闻到什么臭味。看来,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晚上,参加现场勘查的民警们一起吃饭,大家都饥肠辘辘,端起饭碗就开始往嘴里扒。只有我坐在一旁,藏着自己的手,虽然我也一样饥肠辘辘,但是手上的气味太浓重,实在无法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