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诊治
�大夫换得太勤,人家还没摸索出门路来呢,就被赶走了,还怎么治病?”

  周夫人沉默不语。对于病人而言,每次发病都犹如上刑,对医生的信任就会在一次次的折磨之中消退。信任耗尽便觉得这医生医术不行,换医生也就是必然之举了。

  之前招呼徐小乐快些的漂亮姐姐取了一摞松花纸过来,放在徐小乐面前。徐小乐一改之前的轻浮,正人君子一般,只是看医方,连她那只白玉雕琢出来的手都没偷看一眼。

  医方以时间顺序由早及近排列,字迹各异,看得出中途已经换过五位医生了。有的医生开了十来个方子,有的医生只开了一两个便走了。

  徐小乐一目十行,看得飞快,快到在场诸人都心生怀疑他到底看进去了么?

  徐小乐翻过一遍之后,又道“周夫人,你用了这些方子之后,感觉如何?”

  周夫人就望向采薇,采薇连忙道“奶奶每次服药之后的验证,我都记下来了。小徐大夫可要看么?”

  徐小乐当然是要看的,对这大户人家尽心的程度也很满意。

  不一时,采薇就取了一本蓝色封皮的册子来,递给徐小乐。

  这册子里的字迹工整秀丽,谈不上好,却绝对不差。采薇写着验证的格式也很固定,先抄一遍方子,然后写下夫人服药之后的反应。徐小乐看到里面颇多术语,就道“你学过医术?”

  采薇略有得意“奶奶久病,我们听也听会了。”

  徐小乐撇撇嘴,没有多说,指肚飞快地在纸页上搓过。

  采薇终于忍不住问道“你就这么翻看,能看个大略么?”

  徐小乐道“我已经看到你三个错字了。”说罢将前面采薇写的错字一一指出,屋里一众女眷再看徐小乐时候,目光已经从好奇变成了更加好奇。

  徐小乐飞快地看完册子,将它放在桌上,道“周夫人,其实胸痹不是什么新鲜病,也绝非难治之症。前汉时,医生就提出心痛病以化瘀为本,至今一千五百年,都是这么治的。”

  周夫人听说心痛病在汉朝就有了诊治方法,积累了一千五百年,果然轻松许多。

  徐小乐继续道“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说胸痹、心痛都是胸阳不振、痰浊痹阻,所以开创了宣痹通阳法,用括蒌、薤白、半夏汤为主。”他拍了拍那一摞药方“有四位大夫用的就是这个路数,从你自己的验证而言,也是有用的,只是未能除根。”

  周夫人心有余悸“小徐大夫,你是不知道这发作起来的痛苦,连一头撞死的力气都没有。这些大夫久久治不了病,我自然是会急躁的。”

  徐小乐道“可以理解。本来胸阳不振也容易导致情志急躁。”

  周夫人这么久以来,头一有种被人理解,而非同情的感觉,心里的锁链似乎发出咔咔声,隐约欲碎。

  徐小乐继续道“那两个发作时保命的方子,是出自元人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他那虽然对骨科极有用,但是正好‘心痛门’记录的苏合香丸对周夫人的症,用来救急是最好的。”

  周夫人道“正是,家里每年都要找葆宁和堂做上百粒苏合香丸,就是用来应急。其实最早玄妙观那位道长的药是最灵验的,压在舌胎下面立刻就好了。可惜后来再寻不到他的踪影,也不知道那药到底是什么方子合的。”

  徐小乐头道“没事,今年吃完,以后也就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