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
�呀。不知道我们司隶一部各郡县有多少人口呢?还能不能再征调一些呀?”

  “万万不可呀,圣上。”太保陈耽一听,立即高呼一声,出班奏道,“圣上不知,司隶各郡县仅有人口近百万,如今征调了三十万民夫,已经将青壮劳力全部征调得差不多了。如今是chun暮夏初,正是民间chun耕之际,皇家征调了三十万民夫,已经对今年老百姓的chun耕造成了严重影响。老臣认为,就是征调三十万民夫都已经太多了一些,万万不可再征调民夫了,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民间的chun耕生产,进而会造成京畿之地的老百姓民不聊生,于朝廷安稳极为不利呀。”

  “还有这等事情,无论如何,民间的chun耕乃是大事,绝对不能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劳作生息。但是先帝的陵寝却也不能不加快修建,众位爱卿议一议,此事应当如何是好呀?”刘辩佯装有些生气,右手一挥,天子权杖散出一道无形的威严,令众臣心中震恐。

  “是呀,此事如何办才好呢?先帝的陵寝不得不修,而民间老百姓的chun耕也不能耽搁。”

  “先帝不能久不下葬,所以加快修建先帝陵寝事在必行,绝对不能拖延了。”

  “但是民间chun耕也是有季节xing的,错过了这段时间就不能再耕作了,老百姓可全都指望着这一季的粮食呢,这可是下一年生活的保障呀。”

  “事情还真是有些两难,如果能够从全国其他州郡征调一些民夫,事情就容易多了,但是现在其他州郡黄巾余贼肆虐,根本无法支援人手呀。”

  “就是,若是先帝再过十天半个月驾崩,就不存在问题了,然而一切偏偏都集中到了这个时候,老夫是想不到什么办法了。”

  “各位大人,你们在什么想法吗?”

  “哪位大人在好主意,说出来大家探讨探讨,看圣上的意思,今天必须得解决掉这个问题才行呀。”

  刘辩抛出问题后,就闭上了眼睛独自沉思去了,而下面大殿里面的群臣顿时议论纷纷了起来,如同闹市一般,有的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不过刘辩细细听着,他们倒都是在努力地想办法。

  可是,司隶一部人数有限,而如今二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全部都不能够推后,所以大臣们想来想去,根本没有两全齐美的办法。

  当然,大臣中也有少数一些人并没有着急,那就是原东宫所属的一众臣僚,他们现在都是刘辩的心腹,已经担任了重要的职位,而且都知道少帝今天的计划,所以他们只是在那里装模作样地讨论着,目光却不时望向金銮殿上的少帝,看他的眼神而行事。

  过了一会儿,刘辩突然睁开了眼睛,顿时下面的一些大臣心领神会了,刚刚才任命的京北尹郭嘉上前一步,朗声说道:

  “启奏圣上,微臣有一件关于chun耕之事,正要奏与圣上知道。”。。)

  s

  198、提出办法(一更)

  京北尹郭嘉开口之后,大殿中的众臣顿时全部都停止了争论,纷纷将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随即知道了这个年轻人就是少帝原来的东宫臣属,因此众人安静了下来,整个千秋万岁殿中鸦雀无声,静等着这个新上任的洛阳城父母官奏事。

  “郭爱卿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