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
是很容易学会的,你们来看看吧,可以这样做。”刘辩拿出一叠竹纸来,这是戏志才从弘农郡生产出来并带回来的。随后在竹纸上画起图来,画出了后世人们利用牲畜进行耕种的情景,重点将耕种的农具画得非常清楚。

  “你们看,其实老百姓要是cao作熟练了之后,只需要一个人力和一头牲畜就可以完成耕地了,中间用一个这种工具,就可以将牲畜与人联系起来,而且这样耕地的深度也会超过普通的人力耕地。对粮食的生长还更有好处。不过现在老百姓刚刚开始学习,所以我还是准备了让二个人配合,一人在前面控制牲畜,一人在后面cao纵耕具。互相配合起来,就能够快速地完成耕地工作了,保守估计二人一牲畜一天可以耕地十亩以上。”

  “皇上所思,当真无比神奇,从这画上看来。倒是非常真。不过,就是不知道将实物做出来,老百姓能不能够cao作呢?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学会cao作,恐怕也不行呀。”

  众人看到了刘辩所画的耕地图后。纷纷指着图中的牲畜和耕具议论了起来,对于刘辩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不过却是有些担心地问。

  “我已经在着手准备此事了,我们原本的东宫侍卫之中。就有不少人以前从事过农业劳动的,所以我已经派人去做这种耕具去了,估计明天就能够做好,到时候派人来演练一翻,熟练之后就可以教给老百姓了。到时候我们可提出,减少征召一部分的青壮年,就能够保证各郡县的劳动力了。”

  刘辩其实并没有什么准备,不过他发现这种耕具却是可以从系统里面兑换的,而且他也不用兑换像后世那种高度jing密的耕具,只兑换一些比较粗糙的就可以了,这样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所以,刘辩暗中决定晚上的时候,找几个侍卫一起到城外去,跟老百姓借来牲畜连夜试验这种耕地方法,希望能够在明天朝堂大会的时候拿出来试试,可以说服朝中的大臣们。

  “如果能够解决农业耕种的问题,那么相信老百姓们完成今年的耕种就没有问题了,不过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修建先帝的陵墓,如果不能加快修建的速度,朝中大臣也不会同意减少征召民夫的数量的。”陈宫问道。

  “刚才听大家说起,之所以需要那么多的民夫,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劳动积极xing不高,在修建先帝陵墓时很多人混ri子,所以我们想办法的重点就要放在提高这些民夫的积极xing上面。你们谁了解朝中的政策,像这种征召民夫的事情,对他们的待遇是如何确定的?”

  “皇上,微臣到是了解过一些,像这种朝廷征召民夫进行的大型土木建设,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修建民生工程,例如水渠、道路、桥梁等等;二是修建一些军事工程,如边关、塞城、仓库、军营等;三是修建皇家工程,如宫殿、苑林、陵墓、祭坛等。在这几种情形之中,民夫的征集情况不同,待遇也不一样。修建民生工程时,民夫生活都是自理的,朝廷也不发放任何的酬劳。修建军事工程时,民夫是自愿参与的,朝廷不但要负责生活,而且还要发放每天十文工钱。而修建皇家工程时,朝廷只是负责生活,并不发放工钱。不管是哪种情况下,都有朝廷派出的官员监管,一般说来这些朝廷官员都比较喜欢作威作福,很多时候还会克扣民夫的生活及工钱,所以老百姓并不是十分乐意参加这档的活动。”

  这时,郭嘉在旁边开口说道,听了他的分析,大家才了解到民夫的艰难,戏志才接着说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一直以来民夫对朝廷过度的徭役都是心怀不满的。而且这一次又是在农忙时节,估计老百姓的怨言会非常大的。”

  “是呀,过度地劳民伤财是导致国家衰败的根本,大家想想秦朝的事情就明白了。当时,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