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
夜里,李春烨睡不着。忽然,他对白天的决定后悔起来。这可是一个难得的表现机会啊!他心里常常抱怨叶祖洽、邹应龙没什么彪炳青史,没为乡里增光添彩。当时,他们有的是机会。叶祖洽逢上王安石变法,邹应龙逢上南宋生死存亡,风云诡谲,他们也被卷入,却没能把握机遇大刀阔斧干一番,只知辞归辞归,独善其身,虚度一生。李春烨一直没有那样的机遇。如果有,肯定会有一番作为,哪怕付出性命,也要在青史上留下点墨彩。他一次次一年年这样幽怨着,没想历史也给了他机会。今天,他如果上辽东了,就可以和袁崇焕一起指挥,并肩于史册。如果袁崇焕不从,我就率满桂出击,一样功成名就。左右是功,我却拱手让给刘某人了……
华月流青天 六(2)
李春烨破天荒穿起战袍,不时到外面巡查,看岗哨有没有打瞌睡。同时,他心里又盼着鞑虏的探子钻到他身边来。那样,他就有机会和前线一样立功了。他还具体幻想着如何与鞑虏的探子搏斗……
这一夜,李春烨时刻准备着。前方一旦告急,他便指挥部下立刻上马。他只能抽空坐到炕边,吻吻熟睡的吴氏,然后自己打个盹。外面一有点声音,他就惊醒,马上奔了出去……
在刘姓兵部尚书的亲督下,满桂带着数万大军,于宁远城外与后金军队接上火。袁崇焕见状,立刻命令城中的“辽东铁骑”出击,与满桂的步兵共同与敌人的前锋开展r搏。“辽东铁骑”特别英勇,后金在野战上也占不了便宜。同时,城头的红衣大炮直接向敌人后阵猛烈轰击,使他们增援不了前阵,而前阵接近不了城墙。这样,他们死伤比当年还多,败得比当年还惨——一块城砖都没挖到。
皇太极突然又想,现在锦州城中该消耗差不多了,先集中兵力拿下锦州再说。于是,他又撤回锦州,集中所有力量,发起总攻。然而,锦州城还是岿然不动,而自己的兵卒,尸堆如山,焚都来不及。这时,马断粮,兵缺马,天气又一天比一天更热,士气日衰。他终于心软了,望着城头咬牙切齿说:“袁蛮子,我总有一天要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历时二十四天的宁(远)锦(州)战役,明军取得了比上次更为辉煌的胜利,朝野欢庆,举国欢呼。人们传颂着英雄的名字,不仅袁崇焕,连刘姓兵部尚书和满桂等人的名字也几乎家喻户晓,简直成了大明的大救星!
宁锦大捷,李春烨也欢呼雀跃。然而,他内心后悔极了。独处之时,他一番番捶胸顿足:“我怎么这样傻啊,把到嘴边的肥r让给刘某人!”
李春烨常怨邹应龙枉为状元,有幸逢上宋金大战却没立一役之功,逢史弥远大j却没显大忠,逢杨时朱子大儒却没有做一点学问,错失大好机遇。同时,常叹自己生不逢时。今天他才发现历史性的机遇给自己错过了,感到这辈子再也不可能会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如果说进士及第之时为状元绝望,那么今天就是为此生功名绝望。这辈子,就要这样平庸到死了!他越想越悔,越想越恨,恨不能就此了结残生。但在人前,他不敢流露半点悔意。相反,他像只刚下完蛋的老母j,不停地找人议论战况,说自己职掌的京营和马场如何支援前方,特别是在调配红衣大炮的问题上如何尽心尽力。当然,他不敢说实际上诓来圣旨,那样会触犯欺君的大忌。但这够了,足够证明他对宁锦大捷立有奇功。只是夜深人静之时,他饱受失眠的折磨。有一夜,他不知怎么痛哭起来,怎么也控制不住。吴氏醒来,问他为何。他说梦到完素兄了,搪塞过去……
接下来,又论功行赏。袁崇焕捐弃前嫌,大公无私,在报功奏章中首推满挂。结果,首功还是魏忠贤,说是全赖他调度有功,他自己和父亲都到顶了,就让他一个侄子连升九级,加封太师,列三公之首,也就是文臣之首,是有明以来除张
华月流青天 六(2)
李春烨破天荒穿起战袍,不时到外面巡查,看岗哨有没有打瞌睡。同时,他心里又盼着鞑虏的探子钻到他身边来。那样,他就有机会和前线一样立功了。他还具体幻想着如何与鞑虏的探子搏斗……
这一夜,李春烨时刻准备着。前方一旦告急,他便指挥部下立刻上马。他只能抽空坐到炕边,吻吻熟睡的吴氏,然后自己打个盹。外面一有点声音,他就惊醒,马上奔了出去……
在刘姓兵部尚书的亲督下,满桂带着数万大军,于宁远城外与后金军队接上火。袁崇焕见状,立刻命令城中的“辽东铁骑”出击,与满桂的步兵共同与敌人的前锋开展r搏。“辽东铁骑”特别英勇,后金在野战上也占不了便宜。同时,城头的红衣大炮直接向敌人后阵猛烈轰击,使他们增援不了前阵,而前阵接近不了城墙。这样,他们死伤比当年还多,败得比当年还惨——一块城砖都没挖到。
皇太极突然又想,现在锦州城中该消耗差不多了,先集中兵力拿下锦州再说。于是,他又撤回锦州,集中所有力量,发起总攻。然而,锦州城还是岿然不动,而自己的兵卒,尸堆如山,焚都来不及。这时,马断粮,兵缺马,天气又一天比一天更热,士气日衰。他终于心软了,望着城头咬牙切齿说:“袁蛮子,我总有一天要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历时二十四天的宁(远)锦(州)战役,明军取得了比上次更为辉煌的胜利,朝野欢庆,举国欢呼。人们传颂着英雄的名字,不仅袁崇焕,连刘姓兵部尚书和满桂等人的名字也几乎家喻户晓,简直成了大明的大救星!
宁锦大捷,李春烨也欢呼雀跃。然而,他内心后悔极了。独处之时,他一番番捶胸顿足:“我怎么这样傻啊,把到嘴边的肥r让给刘某人!”
李春烨常怨邹应龙枉为状元,有幸逢上宋金大战却没立一役之功,逢史弥远大j却没显大忠,逢杨时朱子大儒却没有做一点学问,错失大好机遇。同时,常叹自己生不逢时。今天他才发现历史性的机遇给自己错过了,感到这辈子再也不可能会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如果说进士及第之时为状元绝望,那么今天就是为此生功名绝望。这辈子,就要这样平庸到死了!他越想越悔,越想越恨,恨不能就此了结残生。但在人前,他不敢流露半点悔意。相反,他像只刚下完蛋的老母j,不停地找人议论战况,说自己职掌的京营和马场如何支援前方,特别是在调配红衣大炮的问题上如何尽心尽力。当然,他不敢说实际上诓来圣旨,那样会触犯欺君的大忌。但这够了,足够证明他对宁锦大捷立有奇功。只是夜深人静之时,他饱受失眠的折磨。有一夜,他不知怎么痛哭起来,怎么也控制不住。吴氏醒来,问他为何。他说梦到完素兄了,搪塞过去……
接下来,又论功行赏。袁崇焕捐弃前嫌,大公无私,在报功奏章中首推满挂。结果,首功还是魏忠贤,说是全赖他调度有功,他自己和父亲都到顶了,就让他一个侄子连升九级,加封太师,列三公之首,也就是文臣之首,是有明以来除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