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几乎大部分人很快就都变成了愣头青。

  但是,还有一少部分人躲过了这一次声势浩大的发型浪潮。

  他们也剃头了,但是,却采取的另外一种方式。

  豫章城南,百福寺。

  香火缭绕,钟声悠扬。

  这天,来了一位汉人。

  他向主持法师提出要出家。

  这个人就是喻嘉言。

  此时的喻嘉言,几乎是万念俱灰,他对政府的失望,对老百姓生灵遭受涂炭的悲愤,对自己行医思想的无法执行,都把他上了无法解脱的地步,这些内容文献中没有记载,但是我们从种种迹象中却可以分析出来,他在晚年写的《会讲温证语录辞》中说他自己:“余中岁弃家逃禅”,这个“逃”字就透露了他当时的心境。

  虽然文献没有记载,但是我现在把这个事情揭示出来,是希望大家了解,人生总是要经过从痛苦,到蜕变,最后到升华这样的阶段的,无论你是谁,即便像喻嘉言这样的高手,也竟然是在中年以后才有此历练的。

  另外一个喻嘉言进入佛门的原因,可能和当时顺治皇帝征召他进京有关。

  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后,马上下令各地把有名望的人才上报,然后征召一些人进京,授予官职,这其中就包括喻嘉言,但是对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因此,出家也是一个很好的拒绝方式。

  其实主持又何尝不知道喻嘉言是何许人也?

  于是,他大开方便之门,不但收了喻嘉言进入佛门,还允许他可以自己攻读医书。

  这样在清静的佛门中,喻嘉言得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思考自己的方向。

  至此,喻嘉言的人生历程进入了一个修整阶段,他将在这里脱胎换骨,最终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代大师。

  并且,获得真正的医道。

  青灯古寺。

  在诵经的声音中,喻嘉言的心思开始安静了下来。

  他在学习佛学思想的过程中,开始参悟世间的道理。

  他为了让自己能够终生修炼,喻嘉言采取了众多苦行方式中的一种,他自己说是“不倒睡卧”,佛家的术语是“不倒单”,就是在睡觉的时候不躺下睡觉,而是打坐,从此他坚持这个苦行方式一直到去世,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每天晚上喻嘉言都是坐着睡觉的。

  各位千万别跟他学,这种修炼方式是有技巧的,普通人这么做是会吐血的。

  佛学是一门大慈悲的学问。

  当年释迦牟尼曾经感慨,人世间为何有如此多的痛苦,如何才能解脱?

  于是历经艰辛,创造了佛教。

  千百年来,它不知使多少人的心境得以平静,多少人忘记了暂时的痛苦。

  我在没有读《金刚经》以前,以为这是讲如何刚强的经典,因为它的名字太强大了,等到读了,才知道它只是在告诉世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可能是空的,也可能是不空的,不要太在意了,为什么呢?比如我手中的电脑,它现在不是空的,但是过五亿年以后,它只是一些分子或者原子了,它可能早已被组成其他的事物了,可能其中的部分原子进入了一个人体,又成为一个人的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