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部分
��我从县上回来后,再抽个时间与大家见面,汇报我在中央党校学习和上挂锻炼的情况。”

  “卫市长,你刚回来,还是休息一下吧。”石维民说。

  “离开太久了,还是先下去熟悉一下情况,然后再跑一下企业和工厂。”

  “卫市长回来,这下泰平的工作就更好办了。如果省委能够将泰平的班子调整一下,让卫民生当市委书记,石维民当市长,泰平的发展速度可能还要加快。”刘中义寻思着。

  卫民生就是这么一个务实的人。他在泰平工作五年,除了到北京的这一年半,除了到上面和到外地跑项目跑资金,和市上非得由他参加的特别重要的会议外,三年半时间里,他基本都泡在基层。虽然电视上和报纸上很少露面,但基层的许多群众却非常熟悉他,见到他时都感到格外的亲切。

  红旗车已驶进了泰平环城高速公路,即将进入市区。

  雨停了,空气一片清新。天上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从跑马山脚下缓缓而起,慢慢地向西移动。那彩虹移动着,顷刻间与西子江上的五座桥梁交相辉印,构成了一幅微妙的图景。

  “久违了,美丽的泰平!”

  望着车窗外的幢幢高楼和大片的绿草地,卫民生兴奋地呼喊着。

  石维民欣喜地问道:“卫市长,这一年零半载的时间,你觉得泰平的市政建设怎么样?还是有一些变化吧?”卫民生欣喜地说:“今非昔比,变化非常大。泰平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卫民生爽朗地笑了,石维民开心地笑了,刘中义和小马也都高兴地笑了,他们都笑得特别地开心。

  第094章 同心牵手

  按常理,卫民生既上了一年中央党校,又上挂锻炼了半年,省委应对他的任职作出新的安排。而年轻的石维民以一个常务副市长的身份主持了一年半的市政府全面工作,并且工作很有起色,仍然原职未动,这让人不好理解,连史树友对省委的人事安排也颇有想法。当然这个“颇有想法”也包括了对他个人升迁的考虑:自己任市委书记已经五年了,自我感觉能力和业绩相当不错。眼前省委不动卫民生和石维民,也就意味着自己也挪不了窝。马上就是五十六岁,再拖上一两年也就是人到码头车到站了,这是多么可怕和紧迫的事情?

  对市级领导班子,史树友早就有个打算,也算是个预案吧。卫民生可以做市委书记,石维民做市长,顺推,如果罗林森任常务副市长,则可以推荐王名烈调任外地升任书记或市长;如果王名烈任市长,则罗林森可以安排做市委副书记或调外地升职任用。史树友认为自己的这个安排是符合泰平市级班子的实际情况,也对上了李康民书记对泰平领导班子调整思路。谁知省委这次却一人未动。

  史树友不好直接找省委李康民书记问个明白,只好一个电话打到省委组织部曾部长办公室,先探个路。因为曾部长是他党校的同学,关系不错,说话随便。谁知这位老同学这次却是口风很紧,只说了一句中听而让史树友听来却是搪塞他的话:省委会考虑的,可能时机还不成熟吧。这不等于是说了一句废话吗?史树友心里确实不太舒坦。

  晚上,石维民在市政府招待所为卫民生安排了一个小范围的接风晚餐,一共只有八个人。史树友,罗林森,刘中义,泰正联和市政府办公室王主任,还有驾驶员小马参加了宴会。宴会中,卫民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在京城学习、上挂锻炼和生活的情况,以及首都的新闻轶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

  宴会后,罗林森邀请卫民生去唱歌做保健,卫民生婉言谢绝,罗林森只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