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
他纳闷时,县委常委中那几个“老烟鬼”们总要递给他一支烟。今天一支,明天一支,直至上了瘾。泡上一杯茶、点上一根烟。喝茶抽烟相得益彰,还真有助于思考。亦觉快乐。于是香烟就成了石维民日常的必需品,再也离不开了。

  林家珍在京城得知石维民学会了抽烟后,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坚决反对。但你说你的,我抽我的,你鞭长莫及。老母亲从乡下进城和儿子住在一起,很快同儿媳坚定站在一条“统一战线”,加入了反对儿子抽烟的行列。早上,老母亲从厕所的门缝边闻到了烟味,马上唠叨着:“石头,你躲在厕所里抽烟哪?”看了电视上介绍的烟害知识,老母亲马上对石维民进行戒烟教育,直说得儿子哑口无言,一笑了之。更为严重的是,母亲竟然向儿媳妇告状。石维民是个孝子,唯独抽烟这件事自觉性太差劲。

  林家珍到林南探亲,硬着石维民必须戒烟。为了帮助丈夫戒烟,买了水果糖,炒瓜子,炒花生,告诫他:水果糖带在身上,上班想抽烟就含一颗;在家想抽烟,就嗑瓜子,吃花生。石维民为了警示自已,用红笔写了两张大大的“戒烟”二字,分别压在办公桌和家里茶几的玻璃板上,烟缸和火机也全部“刀枪入库”。每逢别人递烟时,他就郑重宣告:“本人已戒烟!”可好景不长,当林家珍第二次探亲时发现石维民又抽上了。“你是要烟还是要命?一个县委书记还没有一点耳性,如何为人作表率?”林家珍真的生气了,将石维民藏起来的两条精品红塔山烟,全部泡进了水池里,还威胁说:“你再要抽烟我就到县委常委会上去闹。”只有这一招才真正地管了火,石维民这次算是彻底告别了烟民队伍……

  唉……那时抽烟抽得真苦!石维民禁不住笑着摇了摇头,将那根已经点燃了的烟熄灭后丢进了废纸篓里,重新坐在电脑前。新闻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但电脑银屏下面有一个小头像不停地闪动着,石维民一看就知道那是老同学李芳玲。点开qq一看,上面有一大段英语留言,日期已是两天之前的晚上:

  石头,最近好吗?家珍好吗?

  哦,你不在。你说你很快就来深圳,铃子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着你的到来,但十多天过去了你却是了无音讯。我给你打过一次电话,手机关了,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我只好将电话打进家里,是伯母接的电话,我怕误解,没多说什么,只说是找你办事的就放下了电话。我知道当个市长很忙,而且很受约束,不像我这么自由自在和潇洒,所以我尽量克制自己少找你,尽量不让你分心,因为你有你的事业,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人生与生活。

  石头,你的性格我了解,你稳重、率直、公正,官场的人事关系最复杂最微妙,自有它为人处事的规则,凡事要冷静,三思而后行,切忌冲动。我寄希望你能在中国的政界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最好的结局。但如果你有那么一天你呆烦了呆腻,你也可以改弦易辙,譬如搞专业或经商,你都有条件,而且作为老同学,我肯定会继续拉你一把。哈哈,不要小瞧铃子,有这点能耐哟。

  石头,希望你能尽早成行。泰平是我的故乡,是西子江的绿水、卧龙山的青树滋润了我的童年。我虽离故乡已久,但岁月和路途永远隔不断我对故乡的那份厚重的情,那份深沉的爱,更何况现在那里还有一个你。故乡的建设,我非常关注。关于西子江生态旅游开发工程的投资问题,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协调,力促成功……早点来吧,石头,我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你,欢迎故乡的客人……

  石维民由衷地笑了,这个活泼的铃子,这个热情奔放的老同学,人真不错!石维民用英语飞快地给李芳玲留了言,介绍了自己最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代表市政府和泰平的父老乡亲,衷心地感谢她对故乡建设和发展的关心,并承诺再过一个星期就成行。留言中石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