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形容为“心灵的感冒”;还有人把抑郁症患者看成是世界上“最消极最悲伤”的人;社会上对抑郁症是否还存在一些误区或者偏见?

  申荷永(以下简称“申”):得了抑郁症;不单单是心灵感冒的问题了;它会导致自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有一种神经症的倾向;这就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更多是一种生理上的不可控制。

  任何人的心理都与几种因素有关;身体、视觉、听觉等等;这是基础。心理问题一般都是被引发的;可能是外部世界的刺激、与悲伤或者压力有关。这些悲伤、压力透过我们的心理转化为情绪低落;在触发背后我们称之为“无意识”;就是与生理、心理无关的。

  不光中国;美国的抑郁症也非常明显;被称为“抑郁症”的国家。每年的10月份;美国的一些专业的心理机构就会开放;介绍一些抑郁症或者是抑郁倾向的一些知识;告诉你怎么去避免、摆脱、预防。

  记:刚刚您提到;除了生理因素;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也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的;现在抑郁症在社会上有点泛滥的趋势;是否与现代社会对人类精神灵魂的挤压有关系?

  申: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几千年前就有人得抑郁症了。像抑郁质、粘y质本身的这种“气质”在生理学中也是来探讨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近30年;抑郁症患者人数确实急剧上升的话;我们就可以与社会生活的变化联系起来——这30年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大;社会本身的社会机制、社会压力加剧等方面都可能找到一些原因——任何心理问题都可能是与心理的挤压和扭曲相联系的。

  举个例子;“文化大革命”是个特殊时期;但是那个时期产生的抑郁症并不多;较多抑郁症的产生是在对“文化大革命”反思的时候;“伤痕文学”就是这样带有一种普遍的忧愁。所以;抑郁症并不能说就是一个现代病;它大量产生的原因也不能单纯从社会层面找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有压力就一定会扭曲。我认为;人的心灵不是被动的被挤压的过程;对于社会转型或变动;它会主动的调整、适应;甚至去躲避。

  作家、知识分子易抑郁?

  抑郁症患者可能更有文化社会责任感

  '抑郁也说不定是种创造;抑郁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如果你是作家;抑郁可能会带给你更深的对人生的体验;你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创造。'

  记:有人发现;作家或文化知识分子得抑郁症的比例更高;但在中国农村也有很多妇女抑郁自杀;如何解释?

  申:如果你做调查;农村的普通劳动者包括我们现在几百万的农民工;他们的抑郁症应该是不普遍的。说一句不严格的话;他们还来不及抑郁。照理来说;他们的生活压力、他们的本能需要更多;他们的基础需要更多;生活压力更大;但是他们并不一定抑郁。

  抑郁症的患者中;很多是属于多愁善感型的;这些人可能是由于责任感;{他们有极强的文化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比如说作家或者是艺术家;他们可能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但抑郁也说不定是种创造;抑郁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如果你是作家;这种抑郁可能会带给你更深的对人生的体验;你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创造。

  比如;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赫尔曼?黑塞。他遇到特殊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严重的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他曾经患过抑郁症;但是他既有抑郁的时候;也有创造力极强的时候。1917年前后他介入心理分析;他的小说《荒原狼》把他的孤独、不能忍受的分裂用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

  中国人遭遇当代精神困境:中国传统文化是解救之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