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初平元年
历史纪事p>
关东联兵讨伐董卓p>
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古函谷关以东地区,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诸州郡牧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共推勃海郡(今河北南皮东北)太守袁绍为盟主。董卓进京后任命的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牧韩馥、兖州(今山东金乡西北)刺史刘岱、豫州(今安徽毫县)刺史孔伷、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太守张邈等都于此时参加讨卓。诸州郡牧守各拥兵数万,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今河南武徙西南)太守王匡屯于河内;韩馥屯于邺城;孔伷屯于颍川(今河南禹县)。刘岱、张邈、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桥琩,山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太守袁遗、济北(今山东长清东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等屯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后将军袁术屯于南阳(今河南南阳)。董卓所部西北军素以善战著称,关东诸军莫敢先进,双方胶着于荥阳(今属河南)、河内一线。不久,关东军内部发生火并,各引兵散去,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p>
董卓迁都长安p>
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见关东军气势甚盛,对洛阳形成威胁,决定迁都长安,迁都之前,董卓先鸩杀前少帝弘农王刘辩;又因袁绍带头反对自己,大杀袁氏,自袁绍叔父太傅袁隗以下,袁氏死者五十余人。董卓又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又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同行。途中百姓遭军队抄掠践踏,加以饥饿劳累,死者不计其数。董卓又下令将洛阳的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方圆二百里化成一片灰烬。董卓本人屯兵洛阳,与关东军相对抗。p>
曹操兵败荥阳p>
初平元年(190)初,曹操率军参加关东军讨卓,驻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曹操见诸军皆畏敌逗遛不进,乃率领部下五千余人西进,准备进据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二军交战,曹操大败,身中流矢,乘马被伤。曹操从弟曹洪将战马让与曹操,乘夜逃回酸枣,部众损失大半。曹操见关东诸军十余万人,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便建议诸军占据要隘,然后分兵袭扰关中。诸将不听。曹操乃与部将夏侯惇扬州(今安徽寿阳)募兵,得千余人,再度北上,屯于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隶属驻在河内的关东军盟主袁绍之下。p>
董卓改铸货币p>
初平元年(190)六月,董卓废坏通行已久的汉五铢钱,改铸小钱流通,于是,洛阳、长安等地的铜人、铜货、铜钟等皆被毁坏用来铸钱。董卓改币造成了币制紊乱,从此以后,“钱货不行”,实物交换盛行。但钱币不行的真正原因在于战乱引起的商业城市经济的衰颓和自然经济的发达。p>
文化纪事p>
荀爽解经p>
荀爽,一名谞,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幼而好学,年十二,通《春秋》、《论语》。时荀氏多才俊,爽最著名,颍川人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桓帝延熹九年(166)拜郎中,遭党锢之祸,隐居汉滨十余年,闭门著述,以硕儒闻名于世。献帝初平元年(190),任光禄勋、司空。与王允等谋诛董卓,事未举,病卒,年六十三。著述有《周易注》、《尚书正经》、《诗传》、《礼传》、《公羊问》、《春秋条例》等。p>
《古诗十九首》传世p>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诗载于《文选》,大约在汉末即以级诗的形式流传于世。诗非一人一时所作,作者已不可考,时代不早于顺帝末,不晚于献帝初(约140—190)�
关东联兵讨伐董卓p>
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古函谷关以东地区,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诸州郡牧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共推勃海郡(今河北南皮东北)太守袁绍为盟主。董卓进京后任命的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牧韩馥、兖州(今山东金乡西北)刺史刘岱、豫州(今安徽毫县)刺史孔伷、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太守张邈等都于此时参加讨卓。诸州郡牧守各拥兵数万,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今河南武徙西南)太守王匡屯于河内;韩馥屯于邺城;孔伷屯于颍川(今河南禹县)。刘岱、张邈、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桥琩,山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太守袁遗、济北(今山东长清东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等屯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后将军袁术屯于南阳(今河南南阳)。董卓所部西北军素以善战著称,关东诸军莫敢先进,双方胶着于荥阳(今属河南)、河内一线。不久,关东军内部发生火并,各引兵散去,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p>
董卓迁都长安p>
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见关东军气势甚盛,对洛阳形成威胁,决定迁都长安,迁都之前,董卓先鸩杀前少帝弘农王刘辩;又因袁绍带头反对自己,大杀袁氏,自袁绍叔父太傅袁隗以下,袁氏死者五十余人。董卓又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又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同行。途中百姓遭军队抄掠践踏,加以饥饿劳累,死者不计其数。董卓又下令将洛阳的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方圆二百里化成一片灰烬。董卓本人屯兵洛阳,与关东军相对抗。p>
曹操兵败荥阳p>
初平元年(190)初,曹操率军参加关东军讨卓,驻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曹操见诸军皆畏敌逗遛不进,乃率领部下五千余人西进,准备进据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部将徐荣遭遇。二军交战,曹操大败,身中流矢,乘马被伤。曹操从弟曹洪将战马让与曹操,乘夜逃回酸枣,部众损失大半。曹操见关东诸军十余万人,日置酒高会,不思进取,便建议诸军占据要隘,然后分兵袭扰关中。诸将不听。曹操乃与部将夏侯惇扬州(今安徽寿阳)募兵,得千余人,再度北上,屯于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隶属驻在河内的关东军盟主袁绍之下。p>
董卓改铸货币p>
初平元年(190)六月,董卓废坏通行已久的汉五铢钱,改铸小钱流通,于是,洛阳、长安等地的铜人、铜货、铜钟等皆被毁坏用来铸钱。董卓改币造成了币制紊乱,从此以后,“钱货不行”,实物交换盛行。但钱币不行的真正原因在于战乱引起的商业城市经济的衰颓和自然经济的发达。p>
文化纪事p>
荀爽解经p>
荀爽,一名谞,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幼而好学,年十二,通《春秋》、《论语》。时荀氏多才俊,爽最著名,颍川人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桓帝延熹九年(166)拜郎中,遭党锢之祸,隐居汉滨十余年,闭门著述,以硕儒闻名于世。献帝初平元年(190),任光禄勋、司空。与王允等谋诛董卓,事未举,病卒,年六十三。著述有《周易注》、《尚书正经》、《诗传》、《礼传》、《公羊问》、《春秋条例》等。p>
《古诗十九首》传世p>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诗载于《文选》,大约在汉末即以级诗的形式流传于世。诗非一人一时所作,作者已不可考,时代不早于顺帝末,不晚于献帝初(约14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