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
  当此之时,人皆以卓氏得浩荡皇恩,却不想竟传出了卓少炎与皇帝幼弟、成王英肃然私通之事。

  举朝哗然,卓亢贤入宫面圣,稽首谢罪,再乞骸骨。

  皇帝生性仁和,叹了数口气,说道:“此事与朕的幼弟也有干系,如何能只委屈卓卿一门?罢了,罢了。”

  卓亢贤伏地谢恩。

  出宫回府后,他盛怒未泯,以闺门不肃为由即刻将女儿赶出卓府,并张告国朝天下与之断绝关系,言称卓氏无有此等寡廉鲜耻之女眷。

  成王得知,遂纳卓少炎入王府,充为侍妾;又二月,因卓少炎得盛宠,更置宅于京郊,月奉金宝以娱之。

  国朝中人闻此,皆慨叹不已,称卓亢贤虽儿女双全,然男儿为英雄,女儿负淫名,是亦天道难料。

  ……

  这一场风波过去小半年后,大晋朝中刚安稳了一些,即再次引五万兵马自东北边境入犯。

  领头的先锋使名不见经传,起先并无人格外留意。然而这一军先锋人马竟如入无人之地一般横掠大平北境数州,凡大平出战之州军均为其所挫,这才惊动了领云麟军镇守国之西陲的卓少疆。

  卓少疆先遣一万骑兵即刻东进,继以步卒二万五千人紧随其后,欲于戎州境内截断大晋兵马汹汹之势。

  然而在途中却反被大晋骑兵所阻击,被迫与之列阵野战。

  二军冲杀半日,各有数千伤亡,然胜败仍难分解。

  卓少疆遂勒兵少止,派人前去叫阵,言欲少歇再战,同时暗中分遣奇兵绕敌之背。

  岂知去往叫阵的人被一箭射杀。

  随之而来的是对方更加狂暴的一轮冲锋攻势。

  乱战之中卓少疆遥遥望见敌军主将战旗,旗下一人持刀纵马,勇武非凡;转瞬间那人亦探目望来,隐隐约约的,似乎对他露出了一个莫测的笑意。

  随即大晋竟鸣金兵,火速敛兵退去。

  卓少疆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汗,并未出令前追,只冷然问左右:“可知敌将姓名?”

  “谢淖。”

  ……

  其后的一年,谢淖这个名字于卓少疆而言可谓如影随形,北境十六州疆线共逾三千里,谢淖所领的兵马不去攻占任何州镇,唯一的目标便是紧紧缠斗着他的云麟军,四方转战,从不弃退。

  云麟军从前出战即胜的神话亦这般被渐渐打破。

  谢淖因战功累迁至大晋中将军时,大平朝中传来圣谕,诏令卓少疆振旅归京。

  ……

  永仁二年正月十二日,卓少疆坐里通敌军,杖毙于市。卓亢贤称冤无门,愤悲,竟以自杀证清白。夫人陆氏悲不能胜,亦自杀。

  御史台议诛卓氏三族,皇帝以卓氏世出忠烈,驳其族诛之论刑,然朝议固欲加刑以戒武臣,遂充卓氏女眷于北境军前,为营妓;卓少炎虽为成王侍妾,终不得罪。

  ……

  二月初八,大晋兵马破戎州,尽杀城中守兵,掳掠其粮秣辎重。

  ……

  昏黑的兵帐中,谢淖瞥了一眼刚被扔进来的女人,伸手一把扯住她的头发,拉到自己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