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罗家的黑历史
 刘昴星的料理偏向性并不大,而且还已经拥有“面点神髓”,也就是说“面点”这题目并不仅仅是的解云龙的主场。

  更重要的是,一个“死面”一个“素肉”,前者将解云龙的蜀汉老面“封印”,后者则是针对解云龙的厨心!

  解云龙的厨心是“慰灵”,虽然他身兼他的父亲解鲁和面点王罗根两系面点大师之长,但是在厨心方面,还是继承了白罗家传承的“慰灵”,或许这和他经常与蜀汉老面接触有关,也正是这厨心,令解云龙在诅咒下依旧保持了一份清醒。

  而“慰灵”厨心的初代拥有者,正是当时诸葛孔明的随军料理人,而且还明了“馒头”,用以代替蛮族人之头,来平息了水中的冤魂……也就是大量人类死亡之后,产生的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体。

  “慰灵”在一定程度上,和祭天祭祖一样,都需要心诚,用“馒头”来代替“蛮头”是为了不多造杀戮,但是连点肉都没有,就想要挥“慰灵”的效果,就有些“上坟烧报纸”的意味了!

  就算是当初诸葛武侯的军队,也是将禽畜的肉贴在面团外面,来“冒充”人头,加上“慰灵”厨心的效果,才成功用“馒头”达到了效果。

  “慰灵”厨心和“素肉”可以说是天生的不搭配,甚至还不如直接使用“素菜”作为食材!

  解云龙在听到“素肉”的限制之后,会脸色纠结正是这个原因……

  刘昴星仅仅猜测到了“慰灵”厨心需要肉,所以为了禁止解云龙使用“肉”,才说出“素肉”的追加限制,但是却不知道这限制,对解云龙的影响比他想象中更大……

  当初在拜师罗根的时候,解云龙曾经听罗根说起过许多白罗世家的往事。

  从三国时期,罗家的创世人以“慰灵”厨心,帮助诸葛孔明在不伤害刚刚归附的蛮族情感的情况下,顺利渡河回兵之后,罗家就一直在绝大部分时代,与世俗王朝保持着联系,甚至可以说是祭祀一族。

  而素肉也与罗家很“有缘”,不过是孽缘!

  通常认为“素肉”的起源,是在“馒头”出现后三百年的南北朝时期……

  梁朝的开创者梁武帝萧衍,因为笃信佛教,而且对教义有一些特别的理解,比如中华菜系文明圈的和尚开始不吃肉,就是从梁武帝颁布诏书开始的,在此之前和尚们并没有这种约束……

  而且梁武帝不但不让和尚们吃肉,自己也不吃,甚至还呼吁治下的人都不要吃,最重要的是他连祭祀的三牲都不想用真肉了!

  而当时也有罗家的传人,在辅佐梁武帝,于是这个倒霉催的任务,就落在了罗家人手上。

  梁武帝当时为了这“别开生面”素食祭天,还专门在蜀山兴建了一座佛塔。

  不过当时以罗家为梁国的御用料理人们,虽然集思广益的研究出了“素肉”,也就是用豆制品等材料,模拟出“肉”的味道与口感的食物。

  但是最终在罗家的料理人亲自操刀于蜀山佛塔进行祭天料理之后,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蜀山一带风驰电掣,雷霆数日不息……

  结果不但“素肉祭天”成了笑话,而且本来就排斥以素肉祭天也反对梁武帝的食谱改革的料理人们,趁机齐聚蜀山,以“天命”为由斥责“素肉祭天”等同于“妖肉祭天”,与梁国的御用料理人们在佛塔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料理对决。

  据说那时候,蜀山盟的料理人,找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