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山经(1)
��有洪水。

  【原文】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1,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2。

  【注释】

  1鬣:牲畜项上刚硬的毛。2繇:通“徭”。

  【译文】

  再向东三百四十里,是尧光山,山南阳面多产玉石,山北阴面多产金。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穴中,名叫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褢,那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原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1,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注释】

  1羽山: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祝融曾奉黄帝之命,将大禹的父亲鲧杀死在羽山,一说是鲧被帝舜杀死在羽山的,所以这座山很有名。

  【译文】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是羽山,山下有很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蝮蛇。

  【原文】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

  再向东三百七十里,是瞿父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

  再向东四百里,是句余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原文】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1东望诸。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