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诱饵
�着相隔不能太远,以便能够互相侧应,而不是各自为战。

  不过河湟地区原来的宋朝驻兵则不调往渭庆,一是太远,二是新近收附,当地必须要保留一些宋军,以防一些有不诡之心部族乘机反叛作乱。

  中左路主将乃是熊本,副将乃是苗授,总监军就是那个很能打的李详。这一路同样兵分两路,苗授带着熙巩以及秦州的宋军,自天都山出发,强行扫荡位于天都山北侧零波山、惟简山、柔狼山之间的西夏西寿保泰军司,然后自西夏应理县渡口,强行横渡黄河,再沿着黄河到达鸣沙城对岸。

  熊本则率领着泾原路三军再度攻打赏移口、割踏寨等萧关以北西夏诸军寨,然后攻克鸣沙城、韦州城,于鸣沙城西黄河上架设浮桥,与苗授军队汇合,两军再隔着黄河继续北上,黄河西侧宋军兵指青铜峡北的顺州城,黄河东岸的宋军则兵指灵州,与中右路真正的主力宋军汇合。

  这一路也分了兵,但同样相隔很近。

  总之,这样的分兵依然显得有些笨拙,不过现在的宋军只能如此了,想象唐朝李靖灭吐谷浑那样分兵,又能相互成功的配合,相互建功,那是不可能的,不说兵了,就说将,现在宋朝是有一些很能打的武将,但有几人能及得上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与契苾何力?王巨也犯不着冒这份风险。最少这样虽略过笨拙,但很稳,不会犯下严重的错误。

  中右军乃是真正的主力军队,这也是地理因素造成的结果。

  因为很早就做了提前准备,将京兆路与河东路的援军集结到保安军、庆州与环州前线,十几天就足矣了。但集结到萧关前线,恐怕得一个月时间,不可能拖上一个月之久的。

  另外就是物资,除了提前在平夏城与萧关准备的物资,余下的物资多是从中原调集而来,也不可能舍近求远,将物资慢慢运到萧关。

  因此王巨坐镇庆州,这一路军队不但集合了环庆路、鄜延路、京兆路的宋军,还从河东路那边抽调了大量兵力与民夫过来。

  主将是王巨自己儿,副将是刘昌祚、种师道,监军则是“三朝老臣”梁从吉,此人平过王则,与西夏多次作战,有着丰富的对夏战斗经验,曾官拜年皇城使,而且资历老,对宋朝忠心耿耿。有此人监控三军,一是能让宋朝放心,二是不会成为三军的拖累。

  这一路还是分成了两路,刘昌祚出兵盐州,拿下盐州城后,派驻一部分兵力防守,余下的兵力则南下橐驼会,兵指灵武大道溥乐城,与王巨主力军队汇合。

  王巨这一部兵力则是出兵虾蟆寨,同时派出一部侧翼扫荡横山北部的青岗峡、清远军城、萌井、折姜会等西夏驻军地,于溥乐城与刘昌祚兵力汇合后,径向灵州城。

  不过这样的用兵有一个缺陷之处,那就是放过了宥州、洪州、夏州、铁门关这些大后方。并且辽国已经再三派使“调解”,若是这些留守的后方夏军与辽军汇合,则严重地威胁了宋军后方的安全。

  所以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西北最强兵种折家军,以及银州到代州的原有宋朝驻军,没有敢调向南方,以防辽国有所异动。

  不过好在这次伐夏准备充分,就象这次三军调动,涉及到河湟路、秦凤路、兰州、泾原、环庆、鄜延、府麟以及河东数路的兵力,如果包括蕃兵与民夫,兵力达到了惊人的近六十万人,比前几年那次伐夏还多了十万兵马!在中国整个冷兵器史上,单方面用兵数量也挤入了前十位。

  而且为了防止辽国反应过来,调动的时间十分紧急,除了民夫征调出现了一些混乱,但各营官兵却始终没有出现大乱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