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是我先提的。”

  然后转向三娘子:“三妹妹不在老家呆过可能不清楚,往年这个时候阿翁都会带我们几个小孩子去凿冰钓鱼的,这个娘娘也知道的。刚才我说的,不过是往年的旧事,提不上什么心胸开不开阔的。”

  三娘子没想到有这么一个缘故,顿时没了底气,但还是不服气,来了一句:“哦,那是我孤陋寡闻了。谁让我从没有这个福分陪阿翁呢,自然好事也不会让我知道。”这就是强词夺理了。

  娘娘本不想理会这小娘子的争执,如今说到阿翁偏心上,就对崔氏道:“不怪三娘子有怨言,除了大娘子,阿翁却是没带过大房的孩子,既然这样,他还有个规矩就是除夕夜要抄经书,今年三十,没陪过阿翁的都留下抄经书吧。”

  三娘子呆住了。

  娘娘也不理她,让二婶继续讲刚才的事。这回没人说话了。

  等男人们都回来了,用过饭后,就各自回房。

  谭雅回到自己房中,抱着被子闷头在那里笑,哈哈哈,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吧。

  刘氏也乐,平日看着这三娘子就是一副拔尖要强的样子,谭雅不理她,她还以为谭雅忌惮自己。谭雅道:“我怕说元洲土话她多心,结果还是让她挑了理,要不是为了爹爹,我才不管她呢。”

  谭家娘娘泼辣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那是手快口也快的人,年纪大了,看着好说话了。但真要堵起人来,可是要噎死人呢。

  等人都走了,谭家娘娘跟服侍自己的一个婆子说:“看着百精百灵的,说起话来蠢得要死,难道崔氏给她脑子里装的是浆糊?还这样好胜,崔氏是个糊涂的,这生的小娘子也是糊涂蛋,我看那尚书府的家教真不咋地。”

  那婆子自然要奉承娘娘的:“哪有老夫人的本事好,看大娘子,多懂事,说话也得体,更不要说大郎那般出息了。在元洲,谁说起养儿不得提到您啊。”

  谭家娘娘得意地笑:“我虽没别的本事,养个孩子还是能养好的。”

  那婆子道:“女人家养好孩子可不就是天大的本事。”

  娘娘点点头:“嗯,就是啊,别看那崔氏出身好,到底还是姨娘养大的,自己眼高手低上不了台面,亲生的小娘子也养的不好,眼界不宽,心胸狭窄。

  庶女呢,只会用些见不得人的小手段,实在不行。也多亏了大哥跟着大郎的时候多,要不也得被她养残了。”

  这一回的教育,让三娘子消停了好些日子。

  这过了阿翁百日,没多久就到了年跟前。这个年在谭家娘娘的一力主持下,过得也算有滋味。虽不见荤腥,但也置办了十几盘像样的素菜,还带着面点果子,也摆满了一大桌子。

  吃完了饭,到了笼火的时候。今年阿翁才去世,不能放鞭炮,但可以看啊。两个小子就开始求娘娘,想要出去。娘娘把手一摆,都去都去,只小心别被炸到了。

  大哥与二哥是同年生的,只不过差了两个月。十来岁的年纪,正是淘气的时候,一句:“知道了。”话还没说完,人都窜出去老远了。

  谭雅如今已经不好像过去那样跟着堂弟跑出去玩耍了,只得规规矩矩地坐那听娘娘讲闲话,倒也不无聊。

  除非与崔氏和大房几个孩子说话,娘娘一般都说元洲土话。此时她正和大郎叽里呱啦地说话,崔氏和三娘子几个一句都听不懂,却又不能走,只陪着干坐。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