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
�战上,天雄军的战斗风格是比较主动的。

  年纪较大同时又信仰天主教的孙元化则是一个思想上相对比较消极和保守的人。他的这个性格特征让山东新军形成了一种步步为营先守后攻的特征。

  可是无论是孙元化还是卢象升,在面对他们几乎完全不了解,搞不清来历背景的复兴军的时候,两人都表现的非常谨慎。

  毕竟,就是单单的从外形外貌上看,复兴军都是非常的不好惹的。

  在明朝末年这个时代里,经济上已经陷入全面困境的明王朝政府,早就不能为自己的部队配备比较统一的军装了。

  无论是山东新军还是天雄军,都是那种自备穿戴的军队。除了各级军官能够穿上样式相对统一的铠甲披挂外,普通士兵的穿着打扮多种多样。以至于在和闯军混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分辨敌我,明军士兵必须在胳膊上系上一条红色的布带。

  而沧州城外的复兴军则完全不同,统一样式的黑色头盔,统一样式的蓝色军装,统一样式的黑色棉靴,统一样式的包裹背带,统一样式的枪支军械。这种统一加上复兴军因为高度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表现出来的步调一致,让除了一些尖利的哨子声和口令声外一片安静,只能听到不同频率的整齐声响的复兴军,体现出一种非常巨大的威慑力来。

  特别是当三万多部队快速的包围住了沧州城,并在部分部队对城市进行警戒的同时快速的完成了矮墙和铁丝网组成的工事建设后,在城墙上观望的孙元化和卢象升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不寒而栗的感觉。

  面色苍白的卢象升在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复兴军的防御工事后,咽着唾沫艰难的对脸色铁青的孙元化说道:

  “大人,必须要出城试探一下对方的战力如何才行。”

  有着深厚“西学”背景的孙元化和卢象升还不一样。对“西洋火器”和“南洋火器”研究颇多的孙元化看到复兴军在城池一侧布置的上百门火炮被推进快速设置好的炮位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拔凉拔凉的了。

  在目前的中国,可能除了复兴党以外,只有孙元化对于火炮的威力有着最直接的认识。曾德昭曾经为孙元化演示过开花大铁炮(发射定时开花弹的滑膛炮)的“恐怖”威力。但是当时的孙元化因为实在无法负担开花大铁炮和开花弹的高昂价格,所以并没有向曾德昭采购那种显得有些“超前”的装备,而是给部队装备了比较不靠谱的大明制式弗朗机炮。

  现在看到明显很先进,很有威力的上百门复兴军制式火炮(克虏伯七十五毫米山炮)被布置在一个方向上,孙元化只想向天主祈祷这些火炮不要像自己推测的那样威力巨大。

  在城门处布置机枪和火箭筒阵地,是复兴军在攻城战中的基本动作之一。这么做的原因除了战术上的需要之外,对敌人彰显复兴军强大的战斗力,在思想上威慑敌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但不幸的是,根本就不需要火炮发威,当复兴军出现在沧州城外之初,就在复兴军猛烈的火力下仓皇的逃回沧州城内的明军,在卢象升麾下最勇武的将领和一队亲兵的率领下冲出沧州城南门,进攻复兴军在南城门外的机枪和火箭筒防御阵地的时候,一个颠覆这个农业文明时代的所有人的景象出现了。

  四十多颗火箭弹按照一种近乎平直的弹道,直接覆盖性的射入这支四五百人的队伍。刚刚因为这几百人的呼喝声显得有了些战争气氛的战场,立即被巨大的爆炸声压制了。

  等到几分钟后火箭弹爆炸激起的烟尘快速的被北风吹散之后,原本那几百个正在奋勇冲锋的明军的位置上,现出的是一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