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
�本就没工夫探究韩寿是怎么回事。

  大台上是最近几天,教导营的最新成果,一出明末版的《白毛女》。是王书辉最近开始进行的理论实验之一。

  明末版的《白毛女》内容和形式都相对简陋。毕竟这种话剧形式的舞台艺术,在明朝还没有出现过。所以,教导营的学生们,是在摸索中进行排演的。

  王书辉根据原版的白毛女故事,进行了明朝化的改造。黄世仁变身成为陕西的一个退休文官,杨白劳是一个陕西自耕农。万历四十四年山陕大旱。杨白劳家颗粒无收,被迫向黄世仁借了十来斤谷子。持续的旱灾使得杨白劳家一直没有收成,还不起向黄世仁借的债。

  黄世仁在大灾之年,勾结当地官府,将自己头上的税收,转嫁到杨白劳等自耕农头上。他不仅和官府狼狈为奸,夺走了黄家的土地,更看上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强迫杨白劳用喜儿抵偿十几斤谷子的债务。

  黄世仁为了达成目的,不仅把喜儿原本的夫家,王大春家的土地夺到自己手中。他还把勾结官府,给王大春栽赃了一个罪名,把他抓到县衙里。到了此时他还不满足,黄世仁最终,指使衙役,把王大春害死在县衙的大狱里。

  之后的故事,就和原版的内容完全不同了。失去土地的杨白劳,被迫成为流民,死在流浪途中,沿途官府的驱赶行动里。喜儿则是因为被黄世仁奸污后抛弃,变成了疯子。她在山中靠偷吃贡品为生。因为她吃不到食盐,头发全部变白,变成了当地百姓口中的白毛大仙。

  因为王书辉版的《白毛女》,完全没有原剧后半部分,穷人翻身的解放的内容。使得整个明末版《白毛女》,充满了绝望和凄惨的氛围。因为涉及山陕大旱,大部分流民出身的大营成员们,在该剧演了一半的时候,就开始失声痛哭了起来。而因为王书辉对杨白劳被迫在黄世仁家当长工的那段日子,进行了着力的渲染。黄瑞福等原马松华家的奴工们,也被剧情刺激的默默垂泪。

  该剧后半部分,和杨白劳一起当流民,对他在流浪途中多有照顾的一个老头子。在埋葬了死去的杨白劳之后,对围在他身边的流民们说,“听说湖北有个王书辉老爷,对老百姓十分的心善,大家去投奔王老爷吧。”之后,他就领着剩下的流民,到了湖北地界,投靠了王书辉。在整个剧结尾的时候,老头子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对身边的人说,“要是天底下,都是王老爷这样的人就好了”之后,全剧结束。

  这部剧,原本是宣传一个穷人翻身得解放的故事。到了王书辉这里,因为历史环境的不同,王书辉只能利用该剧,突出自己这个实体。

  这也是很没办法的事情,王书辉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起“穷人翻身的得解放”这么庞大艰巨的历史任务。

  他现在只能宣传,自己是全天下黑乌鸦中唯一的白乌鸦。他只能以此号召自己的手下,为了白乌鸦奋斗。他只能隐晦的向大家宣传,如果白乌鸦变成了白老鹰。那么,受他庇护,能够过上好日子穷苦人就会更多。

  如果他的手下们,能够以此推断出,如果哪一天,白老鹰变成了白凤凰。那么,整个天下的穷苦人,都会过上好日子的结论的话,他的宣传就算成功了。

  在话剧结束之后,王书辉的金牌弟子,教导员陈封,开始组织大家到台上讲自身的经历。根本就不用事先安排“托儿”,整个大营,这个由流民,过不下去的自耕农,没田没地的猎人渔夫等底层百姓组成的团体。每一个人的个人经历,都是无比的惨痛和悲哀的。

  在大家不断的诉苦中,黄瑞福这个在所有人中,脑袋最为迟钝的人也发现。大家之所以过得凄惨,都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