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立足3
心谨慎。唐文光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一个三甲进士出身的浊流官员,没有什么靠山。他可不是督抚大员、部院高官,也不是那种掌握着舆论的清流士人,毕竟不能无视一位郡王的权威。那么面对这个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郡王的枝江王庶人,应该用哪种态度面对。他需要和自己的师爷商量一下。

  张守义很快就回到了县衙,还没等唐文光开口,他就对唐知县说道,“东翁,枝江王世子是不是来衙门了。”张守义是从后门进来的,没有看到停在县衙门口的马车。

  “张先生总算回来了,你瞧瞧这帖子,我对这枝江王一系全无所知,先生帮我参谋参谋。”唐文光请张守义坐下,把门子送来的帖子递给张守义。

  张守义仔细的看了帖子,帖子是用现代铜版纸制作的。深红色的边儿,用黑色的一号宋体字打印了两行字,分别是枝江王庶人的头衔和朱由梓的名号。张守义虽然认不得帖子的材质,但是也感到,这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

  他沉吟了一会儿,对唐文光说道,“东翁,这朱由梓是上代枝江王嫡孙。根据本县的风闻,上代枝江王朱致樨言语冲撞了嘉靖朝的首辅徐华亭(徐阶),被革了爵位。本来穆庙刚刚秉政的时候,想要恢复枝江王世子,也就是朱由梓之父朱宪燇的王位的。不过当时的首辅,徐华亭的弟子张江陵(张居正)出面阻挠,穆庙又是个温润的性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朱宪燇生前没少闹事儿,湖广上下都畏惧张江陵权威,对其置之不理,户部衙门连禄米都不敢给他家发,让他家人日子很是窘迫。到了朱由梓这代,因为生活贫苦,已经很少进城来了,与官府基本没打过交道。不过,听说前几日,朱由梓的管家把城外的流民全都招了去做家丁。这很可能是上面有了什么消息,朱由梓继承王爵有望,才有所动作的。东翁接见朱由梓,要谨慎一些才好。”

  唐文光听了这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对张守义说道,“老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可是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朝廷以后没有加封朱由梓的旨意下来呢。我若是对他尊敬有加,怕是以后不利于士林风评。”

  张守义听了这话,心中暗自撇嘴。你唐文光五六十岁的一个老头子,不过是一个三甲进士,做了一辈子的污浊小官,还在乎什么士林风评啊。不过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师爷身份,很体贴的对唐文光说,“东翁不必担心,即使对待他客气些,也不过是东翁对皇家的礼敬。传出去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的。”

  唐文光也知道师爷是怎么想自己的。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情况。大约是要在知县位置上熬下去的,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以五品官的身份致仕。他可不想得罪一个未来的藩王,给自己平白的增加麻烦。想到这里,他对师爷说,“将本县官员叫齐,开中门列队迎接。”

  师爷看到唐文光脑袋转过弯来,点了点头,出去吩咐去了。

  朱由梓坐在宽敞明亮的四轮马车里,心里满意的很,除了拉车的马不怎么神骏,自己的车架还是相当威风的。进县城大门的时候,守门的兵丁被这座马车惊的目瞪口呆,刚上来想要盘问,就被家丁们几棒子打跑了。一路进来,满县百姓无不惊恐退避的。

  吃着王书辉从现代买回来的各种糕点,几天来在米面鱼肉和各种现代营养药补充下,长了十几斤肉,面色红润的朱由梓,心里对自己的好女婿满意的不得了。等了一刻钟的功夫,朱由梓也不怎么不耐烦,各种糕点饼干正吃得开心呢。只见枝江县衙正门大开,县令打头,县丞、主簿、教谕等各种佐贰官紧随其后,衣冠整齐的快步迎出。

  唐文光清声开口说道,“枝江县恭迎世子!”。之后,带着县丞、主簿、教谕等有品级的官员们,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