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事发
�起双臂,问易墨道:“方才听你们中军的人说,诨科大人他们就要押送粮草来了,消息无误?”

  “大抵,”易墨胳膊下夹着那小包裹,后退两步靠在旁边的旗杆上,音容淡淡,“我才从昆极回来,不大清楚中军帐目下的事情。”

  话题被引开,旁人和易墨聊起了都护府的事情,未及,中军大帐议事毕,主将林黝传易墨入账说话。

  其他人陆续告辞,易墨上前向二兄详细禀明此番回昆极处理的相关事宜,一桩桩一件件,凡与守土有关,她皆答得事无巨细。林黝心里也看好这个妹妹,只是父亲并不打算留易墨在军中,甚至是不想留易墨在云醉。

  思及此,林黝倒了杯水,示意易墨自己过来端去喝,不疾不徐道:“户部原本安排负责押送粮草的是别人,镇百侯找了内阁,临出发前将押运官换成了世子诨科。”

  “哦。”易墨端过水杯喝水,兴致缺缺敷衍应答。

  林黝到父亲的亲笔信,不得不想法子开导易墨,他道:“过些天轮值休沐时候,回城里头看看你嫂子罢。”

  “如此,”易墨放下空水杯,抬眼看过来,“二嫂嫂病了?”

  林黝一个大男人,如何也做不到开口劝姻缘,只好都推给内宅,道:“倒也不是,反正你回去看看她就是。”

  “如此。”年轻女子淡漠的眼里闪过一丝冷峻,“我知道了。”

  这番谈话虽言尽于此,但总归让人心里十分不痛快。

  快速回到自己小帐中,易墨将身上披风与佩刀俱扔一旁,坐到木板床上开始拆夹在胳膊下的小包裹,举止较平常多出几分耐人寻味的喜悦,似孩童得了糖果般。

  包裹打开,里头没装甚值钱之物,不过一枝夹在本空白簿子里的桃花书签,以及一封来自歆阳的问候。

  “书呈易小将军妆次,今日安否,比来已隔数月,犹记当日江畔话别,缘苏明前有面嘱,托予竭力相助,昔亦曾与友盟三月桃花,却教花开花落两地空。负风月诚予之过也,故弗敢稍怠,偶得小暇,辄折满朵一枝成签,书草草一纸成信,以慰友悬悬之心,安好勿念。乾定四十一年纯月廿日,方三手书。”

  草草一纸就当真是草草一纸,连半句多余之言都无,观过信,易墨好生叠起,复执桃花书签近前轻嗅,竟是海棠之味,清冷唇角渐漾起层层笑意,她素喜花中海棠,可惜云醉沃土千里,千里难成一树海棠香。

  从来内敛自持的易小将军抱着书签和信倒在硬木板搭就的床上,单手捂脸,左右翻身,从中军帐出来时压在心头的阴郁一扫而空,她真真是,真真是高兴极了!就连翻身时膝盖上未得痊愈的伤不慎硌在床板上,疼得飙出眼泪她都顾不上呼痛。

  胡乱揉揉膝盖,也不敢碰着伤口,易墨又乐又咧嘴地爬起来,坐到桌边铺纸研墨:“方总惠鉴,顷诵华笺,据悉因由......”

  “易校尉,易校尉!”帐外喊声打断帐内执笔人,小兵用满口本地话传道:“洪河粮草将入大营,将军下令诸校尉辕门相迎!”

  易墨静静看着刚写出来的几个字,有墨香萦绕之间——这是她从歆阳带来的岐山墨,只有在给方绮梦书信时才会用,目下只能暂时停笔,以本地话回道:“晓得了,这就去。”

  帐外小兵唱喏而去,易墨吹干纸上几字,将未竟之书压在了薄薄的床褥下,捞起佩刀披风迈步出帐,接粮草官是罢,这个面子她不能不给。

  中军众校尉里女者十之三数,易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