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外籍兵团
�加上大汉这些年对三国的扶持,使得三国百姓对大汉有着极高的认同感,同时大汉还发动了舆论攻势,让很多人混杂在行商当中,暗地里宣扬大汉的富硕,如此一来,许多鲜卑人也期盼着能够去大汉定居——某些胆子大或者不喜欢用脑子的直接就说:大汉什么时候把咱们都收过去吧。
这类言论,要是换在几十年前,估计直接砍死没商量的了,可现在不仅仅百姓再说,一些高官皇室子弟也在这么说,这又能怎么办?
就算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的皇帝多么的雄才大略,也抗不住手下人和自己完全不是一条心。
看看鲜卑三国中目前最有号召力的大将竟然是汉朝派来的教官,就可以知道目前鲜卑三国的君主面临着的是多么尴尬的情况了。
所以说,鲜卑三国并入大汉根本就是没法逆转的事情,这几位皇帝并不是真的愿意,可他们不愿意也不行,若真摇头说个不字,那么不用两天,他这个皇帝估计就会莫名其妙的身亡,甚至就算死了也不得安生,指不定会被写成什么样子呢。
比如‘天子如厕,陷而卒!’这也实在是太丢人了些,用这种方式流芳百世可不是任何一个皇帝想要的。
所以,顺应大势才是这些皇帝该做并且只能做出的选择,而在秦明和秦朗出兵之前,这些皇帝还真有点不安——若自己的这些兵卒打不过北魏的兵马,又该怎(最快更新)么办?
虽然说秦家兄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带兵打仗决定胜负的要素实在是太多了点,不是说你的主将够强悍就肯定能赢得。
这些皇帝对于大汉将领的强悍也只是有所听闻,心中并没有一个详细的概念,若是真的了解到大汉将领们的强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的话,恐怕就不会有这种担心——同时也会更加坚定归顺并入大汉的决心。
不过现在也不晚,秦朗和秦明大胜北魏军的消息一传回三国,这几位皇帝都长出了一口气,同时在听过了详细的战报之后,也明白自己这皇位算是做到头了,不过他们几家本就是夹缝中求存的苦逼,能够逍遥几十年也算是不错了。
如今乖乖的交出一切,也许还能捞到一世富贵,并且子子孙孙也能从大汉那里得到诸多好处——旁的不说,秦家兄弟在他们这里时日也不短了,可始终是壮年模样就让他们很是羡慕,若不是知道自己等人身份,怕是早就想方设法的讨要那无上妙法了。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按照自家族人的一些说法,就算自己这辈子没希望,但子孙们还是很有希望的,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前程,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若是刘轩得知,就会对这几位说上一句:“你们选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对于这三家已经被汉化的鲜卑人,刘轩实际上没有什么偏见,甚至他认为对付北魏的时候,这三家的人会出不少力。
尤其是在大汉游学过相当时间的那几个宇文家的年轻人。刘轩看过这几个年轻人,都是资质不俗的优秀苗子,若能培养起来,那也是能单独统领一军的大将。
当然,原本刘轩还指望着靠这几家人瓦解掉北魏内部一些人的抵抗意识——都是鲜卑人,大汉不都接受了嘛。那么能够接受那几家,自己等人又怎么就不会被接受了?只要存着这样的想法,北魏人就不会和大汉死磕。
不过现在来看……
通过与匈奴的战争,刘轩已经确定,大汉的实力足以横扫这个地球上任何一股势力,就算对方拼死抵抗也不会给自己的军队造成什么损失。
这样一
这类言论,要是换在几十年前,估计直接砍死没商量的了,可现在不仅仅百姓再说,一些高官皇室子弟也在这么说,这又能怎么办?
就算慕容氏、宇文氏、段氏的皇帝多么的雄才大略,也抗不住手下人和自己完全不是一条心。
看看鲜卑三国中目前最有号召力的大将竟然是汉朝派来的教官,就可以知道目前鲜卑三国的君主面临着的是多么尴尬的情况了。
所以说,鲜卑三国并入大汉根本就是没法逆转的事情,这几位皇帝并不是真的愿意,可他们不愿意也不行,若真摇头说个不字,那么不用两天,他这个皇帝估计就会莫名其妙的身亡,甚至就算死了也不得安生,指不定会被写成什么样子呢。
比如‘天子如厕,陷而卒!’这也实在是太丢人了些,用这种方式流芳百世可不是任何一个皇帝想要的。
所以,顺应大势才是这些皇帝该做并且只能做出的选择,而在秦明和秦朗出兵之前,这些皇帝还真有点不安——若自己的这些兵卒打不过北魏的兵马,又该怎(最快更新)么办?
虽然说秦家兄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带兵打仗决定胜负的要素实在是太多了点,不是说你的主将够强悍就肯定能赢得。
这些皇帝对于大汉将领的强悍也只是有所听闻,心中并没有一个详细的概念,若是真的了解到大汉将领们的强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强的话,恐怕就不会有这种担心——同时也会更加坚定归顺并入大汉的决心。
不过现在也不晚,秦朗和秦明大胜北魏军的消息一传回三国,这几位皇帝都长出了一口气,同时在听过了详细的战报之后,也明白自己这皇位算是做到头了,不过他们几家本就是夹缝中求存的苦逼,能够逍遥几十年也算是不错了。
如今乖乖的交出一切,也许还能捞到一世富贵,并且子子孙孙也能从大汉那里得到诸多好处——旁的不说,秦家兄弟在他们这里时日也不短了,可始终是壮年模样就让他们很是羡慕,若不是知道自己等人身份,怕是早就想方设法的讨要那无上妙法了。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按照自家族人的一些说法,就算自己这辈子没希望,但子孙们还是很有希望的,能够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前程,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若是刘轩得知,就会对这几位说上一句:“你们选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对于这三家已经被汉化的鲜卑人,刘轩实际上没有什么偏见,甚至他认为对付北魏的时候,这三家的人会出不少力。
尤其是在大汉游学过相当时间的那几个宇文家的年轻人。刘轩看过这几个年轻人,都是资质不俗的优秀苗子,若能培养起来,那也是能单独统领一军的大将。
当然,原本刘轩还指望着靠这几家人瓦解掉北魏内部一些人的抵抗意识——都是鲜卑人,大汉不都接受了嘛。那么能够接受那几家,自己等人又怎么就不会被接受了?只要存着这样的想法,北魏人就不会和大汉死磕。
不过现在来看……
通过与匈奴的战争,刘轩已经确定,大汉的实力足以横扫这个地球上任何一股势力,就算对方拼死抵抗也不会给自己的军队造成什么损失。
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