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游记
咱真不懂,也不敢不懂装懂。跟在大家后面,闭上嘴巴,静悄悄的观看一个个僧人庄严肃穆的诵经,敲着各种法器,场面庄重,的确是很让人有点进入状态的感觉。
真正让我意外的,是这个供奉三世佛的真正大雄宝殿外面的一块牌子。上面只写着一句话“请不要烧高香”。
咱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靠着现代交通工具转悠了大半个中国的伪驴客,不敢说全见识了佛教四大名山多少大古刹什么的,但却知道一点常识。不管哪个寺庙,都是无比欢迎信众花大价钱烧高香的。
特意询问了一下旁边的方丈大师原委。大师解释,第一,虔诚不用烧高香,清香一柱足矣。第二,出于安全起见,所以不建议。
很好!这两个解释咱很满意。一没有借机敛财,二没有故作清高,很对咱的胃口。
再返回参观江南第一大佛的时候,心情就已经大不同。
大!真大!
外面看着不起眼,可是进去才发现了不起。想到整整三十年,三代僧侣就在这里硬生生的将一座石山掏空雕刻出这座大佛雕像,除了感叹毅力之坚韧,赞叹雕工之精美,惊叹信仰之虔诚之外,还能做什么?
咱注视着佛像,佛像似乎也在注视着咱。那种空明见性的眼神,仿佛能够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加上前面方丈大师的坦诚话语,让咱这个不是佛教徒的俗汉也是一时间肃穆了起来。
不敢有什么亵渎的想法,却一时又想不到该求些什么,杂念纷飞,求家人平安?求赐福?求解脱?可能都合适,然后又觉得求得太多太贪心都不合适,只能一边谴责自己贪心的同时全部都求了一遍拜了几拜之后静悄悄的退出。
佛像的大小到了此刻已经无所谓,人心佛心才是真正的广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大佛寺这里三十年三代僧人的三生圣迹大佛,才会有乐山那座九十年才雕刻成的大佛,才会有龙门云冈石窟的那些历经数百年数十代雕刻的大佛。
大佛寺景区很大,里面还有很多佛,也有更大的佛,但游到这会,就已经尽兴了。见到了佛像,看到了风景,尤其是获得了心中的片刻宁静,这已经足够了。
返回酒店休息,第二天才去的天姥山。
天姥山自我感觉很熟悉,因为咱假装可以全篇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假装文化人嘛。
坐上旅游大巴,开始畅想到了地头怎么把咱的本事亮出来,假装和同伴们争论一下天台到底是四万八千丈还是一万八千丈,越人语天姥中的天姥到底是指天姥山还是指真正的天姥,想必那时候形象一定会高大上起来。
一转头,外面是盘山公路。开始没怎么在意,走了一段才意识到不对,赶紧仔细盯着。
盘山公路没错,问题是,公路只比旅游大巴宽了那么一米多的样子,这边差几十公分就能靠到山壁,那边差几十公分就能撞到防护栏杆。这样的公路,遇上错车该怎么办?
如果一路笔直的话,还不能让咱觉得如何,但当咱看到防护栏外面至少是深达百米朝上的山沟,而路又是十分名符其实的盘山,甚至有些路段还是直接在最小的半径要拐一百八十度的急弯的时候,那是啥感觉?
不会开车可能不觉的什么,问题是咱也好歹是个半吊子老司机,看到这路,汗毛直接就竖了起来。
家用小轿车可能都不会这么紧张,可咱现在坐的是旅游大巴,而且为了有个好视野,咱还特意抢的司机背后的座位。
真正让我意外的,是这个供奉三世佛的真正大雄宝殿外面的一块牌子。上面只写着一句话“请不要烧高香”。
咱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靠着现代交通工具转悠了大半个中国的伪驴客,不敢说全见识了佛教四大名山多少大古刹什么的,但却知道一点常识。不管哪个寺庙,都是无比欢迎信众花大价钱烧高香的。
特意询问了一下旁边的方丈大师原委。大师解释,第一,虔诚不用烧高香,清香一柱足矣。第二,出于安全起见,所以不建议。
很好!这两个解释咱很满意。一没有借机敛财,二没有故作清高,很对咱的胃口。
再返回参观江南第一大佛的时候,心情就已经大不同。
大!真大!
外面看着不起眼,可是进去才发现了不起。想到整整三十年,三代僧侣就在这里硬生生的将一座石山掏空雕刻出这座大佛雕像,除了感叹毅力之坚韧,赞叹雕工之精美,惊叹信仰之虔诚之外,还能做什么?
咱注视着佛像,佛像似乎也在注视着咱。那种空明见性的眼神,仿佛能够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加上前面方丈大师的坦诚话语,让咱这个不是佛教徒的俗汉也是一时间肃穆了起来。
不敢有什么亵渎的想法,却一时又想不到该求些什么,杂念纷飞,求家人平安?求赐福?求解脱?可能都合适,然后又觉得求得太多太贪心都不合适,只能一边谴责自己贪心的同时全部都求了一遍拜了几拜之后静悄悄的退出。
佛像的大小到了此刻已经无所谓,人心佛心才是真正的广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大佛寺这里三十年三代僧人的三生圣迹大佛,才会有乐山那座九十年才雕刻成的大佛,才会有龙门云冈石窟的那些历经数百年数十代雕刻的大佛。
大佛寺景区很大,里面还有很多佛,也有更大的佛,但游到这会,就已经尽兴了。见到了佛像,看到了风景,尤其是获得了心中的片刻宁静,这已经足够了。
返回酒店休息,第二天才去的天姥山。
天姥山自我感觉很熟悉,因为咱假装可以全篇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假装文化人嘛。
坐上旅游大巴,开始畅想到了地头怎么把咱的本事亮出来,假装和同伴们争论一下天台到底是四万八千丈还是一万八千丈,越人语天姥中的天姥到底是指天姥山还是指真正的天姥,想必那时候形象一定会高大上起来。
一转头,外面是盘山公路。开始没怎么在意,走了一段才意识到不对,赶紧仔细盯着。
盘山公路没错,问题是,公路只比旅游大巴宽了那么一米多的样子,这边差几十公分就能靠到山壁,那边差几十公分就能撞到防护栏杆。这样的公路,遇上错车该怎么办?
如果一路笔直的话,还不能让咱觉得如何,但当咱看到防护栏外面至少是深达百米朝上的山沟,而路又是十分名符其实的盘山,甚至有些路段还是直接在最小的半径要拐一百八十度的急弯的时候,那是啥感觉?
不会开车可能不觉的什么,问题是咱也好歹是个半吊子老司机,看到这路,汗毛直接就竖了起来。
家用小轿车可能都不会这么紧张,可咱现在坐的是旅游大巴,而且为了有个好视野,咱还特意抢的司机背后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