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部分
�骑。这兴庆便是我们的中心。”
“自兴庆往北二百里地地五原,远出塞外,与长城以北的榆林、定襄互为倚角之势。这三地孤悬塞外,终年风沙,条件艰难,却是我大华与胡人相对的第一条战线。‘十年风沙八年尘,二年胡祸人断魂’,这便是我戍关军中流传的歌谣。数十年来,我们与胡人在此交战不下百余次,至今那五原还落在胡人手里,我大华数万将士英灵,便长眠于此了。”
她叹了口气,铅笔轻轻敲打着图纸,心情有些沉重。
林晚荣早已看过这地图,对这几处地形,除了感慨之外,也没多少办法。孤悬塞外,气候恶劣,给养困难,易攻难守,连强悍的突厥人也不敢多在此多加停留。而徐小姐所谓地第一道线,大部已在胡人手中,对大华来说,这道防线早已经不存在了。
“而第二条线,”徐芷晴在图上又画了几笔:“自马邑、雁门关,中有兴庆,西至祁连山脉,延伸至昆仑山以北、敦煌一境,这便是我大华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她在兴庆西北方向,重重的画了个圈:“眼下,突厥人在祁连山与五原一脉,聚集二十万精锐骑兵,便要直取兴庆与榆林。若此关遭破,则胡人一马平川,我大华便是灭顶之祸。”
徐芷晴说了半天,最后两句才是重点,突厥人地精兵早已大军压境,大华就只剩最后一道天险可守了。
更为要命的是,胡人二十万骑兵机动灵活,进可攻入长城脚下,退可固守草原深处。而大华的防守战线,自西向东,绵延千里,稍一不慎,便可因一处而溃,自此沦为万劫不复之境。
形势远比想像的要复杂的多,这个仗怎么打?林晚荣叹了口气,眼睛发直。
林将军几日未到军中合议,徐芷晴的这番讲解明里是说给所有人听的,暗地里却是专门为他解析形势,以免他这逍遥将军梦里不知岁月,过的稀里糊涂。眼下这番形势,听得几人直皱眉头,连那不擅长军事的高酋,也本能的觉得大事不妙了。
又看了一眼徐芷晴勾勒出的地图,东起五原,西至伊吾,昆仓山以外,往北那广袤无垠的土地,都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大华号称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与突厥比起来,单就地理面积根本就占不了优势。只不过突厥领地大部是草原与大漠,与大华的鱼米之乡乃是天壤之隔。
“徐小姐,我一直有个问题没有弈明白。”林晚荣想了想,认真道:“突厥人的土地这么大,几乎与我大华平齐,那他们到底有多少子民呢?”
徐芷晴微微叹气,伸出四根晶莹如玉的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林晚荣看的呆了呆:“四十万子民,这么多?那这仗恐怕得打好几年了!”
徐芷晴又好气又好笑,嗔道:“你有没有点脑子?若那突厥子民只有四十万,他便有再大的胆子,敢侵入大华腹地?”
好像有点道理,林晚荣讪讪笑了笑,胡不归怕他二人又吵起来,急忙道:“徐小姐的意思是,突厥正值盛年的壮丁,便有四十万之众,那普通民众怕有好几百万,这还是前几年的数目。近些年来,他们又大败铁勒、龟兹等,称霸草原大漠。势力增长迅猛,现在也不知增加了多少人口。”
四十万壮丁?林大人吐了吐舌头,这与他前世了解的突厥,当真是迥然不同了。分明就是一个几乎可以与大华分庭抗礼的泱泱大国了。
“高大哥,我再问一句,”他压低了声音,小心李翼道:“突厥有这么多人,那我大华在边关共驻扎有多少兵马呢?依小弟浅见,怎么着也得个六七十万吧?”
高酋微微�
“自兴庆往北二百里地地五原,远出塞外,与长城以北的榆林、定襄互为倚角之势。这三地孤悬塞外,终年风沙,条件艰难,却是我大华与胡人相对的第一条战线。‘十年风沙八年尘,二年胡祸人断魂’,这便是我戍关军中流传的歌谣。数十年来,我们与胡人在此交战不下百余次,至今那五原还落在胡人手里,我大华数万将士英灵,便长眠于此了。”
她叹了口气,铅笔轻轻敲打着图纸,心情有些沉重。
林晚荣早已看过这地图,对这几处地形,除了感慨之外,也没多少办法。孤悬塞外,气候恶劣,给养困难,易攻难守,连强悍的突厥人也不敢多在此多加停留。而徐小姐所谓地第一道线,大部已在胡人手中,对大华来说,这道防线早已经不存在了。
“而第二条线,”徐芷晴在图上又画了几笔:“自马邑、雁门关,中有兴庆,西至祁连山脉,延伸至昆仑山以北、敦煌一境,这便是我大华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她在兴庆西北方向,重重的画了个圈:“眼下,突厥人在祁连山与五原一脉,聚集二十万精锐骑兵,便要直取兴庆与榆林。若此关遭破,则胡人一马平川,我大华便是灭顶之祸。”
徐芷晴说了半天,最后两句才是重点,突厥人地精兵早已大军压境,大华就只剩最后一道天险可守了。
更为要命的是,胡人二十万骑兵机动灵活,进可攻入长城脚下,退可固守草原深处。而大华的防守战线,自西向东,绵延千里,稍一不慎,便可因一处而溃,自此沦为万劫不复之境。
形势远比想像的要复杂的多,这个仗怎么打?林晚荣叹了口气,眼睛发直。
林将军几日未到军中合议,徐芷晴的这番讲解明里是说给所有人听的,暗地里却是专门为他解析形势,以免他这逍遥将军梦里不知岁月,过的稀里糊涂。眼下这番形势,听得几人直皱眉头,连那不擅长军事的高酋,也本能的觉得大事不妙了。
又看了一眼徐芷晴勾勒出的地图,东起五原,西至伊吾,昆仓山以外,往北那广袤无垠的土地,都是突厥人的势力范围。大华号称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与突厥比起来,单就地理面积根本就占不了优势。只不过突厥领地大部是草原与大漠,与大华的鱼米之乡乃是天壤之隔。
“徐小姐,我一直有个问题没有弈明白。”林晚荣想了想,认真道:“突厥人的土地这么大,几乎与我大华平齐,那他们到底有多少子民呢?”
徐芷晴微微叹气,伸出四根晶莹如玉的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林晚荣看的呆了呆:“四十万子民,这么多?那这仗恐怕得打好几年了!”
徐芷晴又好气又好笑,嗔道:“你有没有点脑子?若那突厥子民只有四十万,他便有再大的胆子,敢侵入大华腹地?”
好像有点道理,林晚荣讪讪笑了笑,胡不归怕他二人又吵起来,急忙道:“徐小姐的意思是,突厥正值盛年的壮丁,便有四十万之众,那普通民众怕有好几百万,这还是前几年的数目。近些年来,他们又大败铁勒、龟兹等,称霸草原大漠。势力增长迅猛,现在也不知增加了多少人口。”
四十万壮丁?林大人吐了吐舌头,这与他前世了解的突厥,当真是迥然不同了。分明就是一个几乎可以与大华分庭抗礼的泱泱大国了。
“高大哥,我再问一句,”他压低了声音,小心李翼道:“突厥有这么多人,那我大华在边关共驻扎有多少兵马呢?依小弟浅见,怎么着也得个六七十万吧?”
高酋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