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独宠之天玑_分节阅读_19
�的父亲将来的仕途做铺垫。
果然如沈远鲲所料,早在今年五月,原左相尹光裕以年迈致仕,沈和清就迁为尚书左仆射,跻身政事堂重臣之列。
如此,沈氏以当朝左相以及当朝太后为首,继续维持着大昭世家大族中最显赫一员的荣耀和地位。
坊间百姓有云,大昭除了天子帝王家的纳兰姓氏外,最显贵的莫过于敬国公府沈姓。
自沈运之传至今,沈府历经数代,每代都是子孙繁盛。旁支暂且不提,就单单说如今承着爵位的沈远鲲这一支。
沈远鲲本是沈府长房嫡长子,他还有两个同母嫡出的胞弟,都在外地任职。另外几个庶出兄弟,也早就分出去单过。沈远鲲的正夫人柳兰绻出自同为勋贵之家的柳氏。
这柳兰绻却是个多子多福的富贵女子,共生育了五子一女。
长子沈和清,如今位及相位,娶的是汝阳林府的嫡女,此女贤良淑惠,持家得当,颇有才干,且育有三子一女,个个都是京城年轻一辈中极出挑的。
次子沈和源,官至大理寺卿,虽不及其兄的身高位重,但为人清贵刚正,颇有贤名。
三子沈和泾,并非柳兰绻所出,是当年沈远鲲一名小妾难产逝去而留下的一名庶子,因自小与嫡出兄弟们一块儿长大,情分不同些,故而仍在沈府大宅内住着。如今是个鸿胪主簿的职位,不甚出挑,但也算安分守己,又有两位兄长的荫蔽,仕途自然也不会差。
四子沈和淳在姑苏任职,是江南一带有名的贤良父母官。
五子沈和淮,当年也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子,却因急症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子名沈天瑱。柳氏最是怜惜他,将他自小养在自己房中,十分宠爱。
幺女沈和湄,当年入宫嫁给昭文帝为后,育有三子,其中长子自出生起就被尊为皇太子,正是如今统御四海君临天下的昭武帝。
再说说沈府的天字辈。这天字辈一代却真正是男多女少,阳盛阴衰。如今沈府内天字辈光嫡出的少爷统共就有十一位,若是算是庶出的,数目多达二十几个。而嫡庶姑娘加在一起统共也只得五位。
正因为稀少,沈府的姑娘们也异常金贵起来。而四姑娘沈天玑却是贵中之贵,也难怪受宠如此了。
“如今府里正忙着给大姑娘议亲,老奴听京里的信儿啊,那是咱们沈府的门槛儿都快给踏破喽!”李妈妈还在絮叨着府里的种种,眉目间有着自豪的神情,“大姑娘还是二房庶出的呢!京里的勋贵人家都巴巴赶着来说亲,这若是四姑娘您,只怕是更了不得了!”
沈天玑默默听着,心头不由得回想起前世她说亲时的情景,的确十分壮观。只可惜,她那时候铁了心要嫁给苏墨阳,真是一门心思走到黑啊。
李妈妈瞧着沈天玑神色飘忽,抿唇不语,以为她是因为自己提到说亲的事情尴尬不开心了,故而住了嘴,只笑着道:“不管如何,四姑娘如今进了京,日后有老太太和夫人管束着,老奴也可以卸下这个重担了。”
这两年在姑苏,纵有四叔四婶关照,可总是身为客人,隔了一层。祖父虽然宠爱有加,但终究做不到知寒问暖。唯有李妈妈,是又做爹又做妈地随时照应着,的确是尽心力了。
两人正说着,青枝和碧蔓二人满脸喜色地跑进来,“四姑娘!府里接人的船队来了!您看,就在对面儿呢!”
沈天玑心头一喜,三两步跑到外面,顺着二人指点的方向一看,却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许多船只�
果然如沈远鲲所料,早在今年五月,原左相尹光裕以年迈致仕,沈和清就迁为尚书左仆射,跻身政事堂重臣之列。
如此,沈氏以当朝左相以及当朝太后为首,继续维持着大昭世家大族中最显赫一员的荣耀和地位。
坊间百姓有云,大昭除了天子帝王家的纳兰姓氏外,最显贵的莫过于敬国公府沈姓。
自沈运之传至今,沈府历经数代,每代都是子孙繁盛。旁支暂且不提,就单单说如今承着爵位的沈远鲲这一支。
沈远鲲本是沈府长房嫡长子,他还有两个同母嫡出的胞弟,都在外地任职。另外几个庶出兄弟,也早就分出去单过。沈远鲲的正夫人柳兰绻出自同为勋贵之家的柳氏。
这柳兰绻却是个多子多福的富贵女子,共生育了五子一女。
长子沈和清,如今位及相位,娶的是汝阳林府的嫡女,此女贤良淑惠,持家得当,颇有才干,且育有三子一女,个个都是京城年轻一辈中极出挑的。
次子沈和源,官至大理寺卿,虽不及其兄的身高位重,但为人清贵刚正,颇有贤名。
三子沈和泾,并非柳兰绻所出,是当年沈远鲲一名小妾难产逝去而留下的一名庶子,因自小与嫡出兄弟们一块儿长大,情分不同些,故而仍在沈府大宅内住着。如今是个鸿胪主簿的职位,不甚出挑,但也算安分守己,又有两位兄长的荫蔽,仕途自然也不会差。
四子沈和淳在姑苏任职,是江南一带有名的贤良父母官。
五子沈和淮,当年也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子,却因急症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子名沈天瑱。柳氏最是怜惜他,将他自小养在自己房中,十分宠爱。
幺女沈和湄,当年入宫嫁给昭文帝为后,育有三子,其中长子自出生起就被尊为皇太子,正是如今统御四海君临天下的昭武帝。
再说说沈府的天字辈。这天字辈一代却真正是男多女少,阳盛阴衰。如今沈府内天字辈光嫡出的少爷统共就有十一位,若是算是庶出的,数目多达二十几个。而嫡庶姑娘加在一起统共也只得五位。
正因为稀少,沈府的姑娘们也异常金贵起来。而四姑娘沈天玑却是贵中之贵,也难怪受宠如此了。
“如今府里正忙着给大姑娘议亲,老奴听京里的信儿啊,那是咱们沈府的门槛儿都快给踏破喽!”李妈妈还在絮叨着府里的种种,眉目间有着自豪的神情,“大姑娘还是二房庶出的呢!京里的勋贵人家都巴巴赶着来说亲,这若是四姑娘您,只怕是更了不得了!”
沈天玑默默听着,心头不由得回想起前世她说亲时的情景,的确十分壮观。只可惜,她那时候铁了心要嫁给苏墨阳,真是一门心思走到黑啊。
李妈妈瞧着沈天玑神色飘忽,抿唇不语,以为她是因为自己提到说亲的事情尴尬不开心了,故而住了嘴,只笑着道:“不管如何,四姑娘如今进了京,日后有老太太和夫人管束着,老奴也可以卸下这个重担了。”
这两年在姑苏,纵有四叔四婶关照,可总是身为客人,隔了一层。祖父虽然宠爱有加,但终究做不到知寒问暖。唯有李妈妈,是又做爹又做妈地随时照应着,的确是尽心力了。
两人正说着,青枝和碧蔓二人满脸喜色地跑进来,“四姑娘!府里接人的船队来了!您看,就在对面儿呢!”
沈天玑心头一喜,三两步跑到外面,顺着二人指点的方向一看,却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许多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