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古积弊
p; 范睢是个精力旺盛的人,入秦这么多年来,就少有见他困乏的时候,如今他都累成这样了,由此可知政务之繁重。

  “幸好你们都赶回来了,可以分担一些了。”秦异人把李斯他们一打量道。

  李斯、黄石公、王绾、范增政才不凡,有他们帮忙,相信会好上很多。

  “接下来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干系着一统伟业能否存续的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为此,寡人特命各地官员赶来咸阳,参与大朝会,共商大事。”秦异人的眉头一挑,道:“然,在举行大朝会以前,我们得先好好商议商议,拿出个章程来。”

  大朝会主要目的是给各地的官员统一认识,明确如何治理一事。在大朝会之前,秦异人他们这些高层就要达成共识,拿出如何治理的纲领,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首先要解决的当然是积弊。”秦异人眉头一挑,很是头疼,道:“这些积弊可不得了,很多是千年积弊,存在上千年呢。你们从各地赶来,遇到什么问题,都说说吧。”

  “君上,臣率军东进,先是征韩,后是灭魏齐,再灭楚,深入江东之地,足迹遍布华夏各地,感慨最深的当数交通不便了。”王翦抚着额头,第一个发言,一脸的感慨,道:“交通之不便不仅仅是地形各异,还在道路难行,宽窄不一。从咸阳去临淄,要经过韩地、魏地,韩地通行的车辆不能适宜魏地道路,魏地道路不适宜于齐地道路,太难行了,太难行了。”

  华夏分裂,诸侯力征,各自有各自的道路标准,要是好走了就成了怪事。

  “没错,上将军之言深获我心。”一片附和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

  “寡人也是为此事感慨万端呀。”秦异人深知战国时代的道路是如何的难行了,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多的是人为。

  “还有,关卡多如牛毛。”王绾一脸的感慨,扳着手指头,细数起来道:“臣在韩地时,随便找个方向出行,不要走太远,就走百八十里,就会遇到三五个关卡不等。若是走上千里地,遇到的关卡竟然多达四五十个。”

  “哎!”一片叹息声响起,一众人大摇其头,一脸的感慨。

  上千里之地就有四五十个关卡,平均算下来就是二三十里就有一道关卡。

  关卡如此之多,就在于韩地实行的是分封制度,韩王要分封他的大臣,大臣还要分封家臣,家臣还有家臣……层层分封下来,每多一次分封就多了一道关卡,人人都有权力在自己的封地上设关卡收税。

  “韩地还算是好的,楚地更加令人震惊。”尉缭摇头,道:“在大世家的封地上,还算好的。大世家的封地大,关卡数目要少些。在那些小世家的封地上,那才叫一个令人震惊,我曾经看见十里之地就四道关卡,细算下来,三两里地就有一道关卡。”

  “这些关卡不能留,一定要废。”秦异人亲眼见过山东的关卡是如何的恐怖。

  “臣在魏地数载,亲眼所见世家豪强是何等的猖狂。”李斯摇着头,大是气愤,道:“世家豪强在山东之地根深蒂固,虽然推行秦法后有所收敛,却仍是不容小觑。那些世家大族大养门客,少则三五人,多则数百上千,为他们爪牙,多行不法之事。”

  战国时代,养门客成风。所谓的门客,其实就是游手好闲之辈,依附有钱有势之家,为虎作伥,欺压良善,巧取豪夺。

  养门客最有名的便是有着“战国四公子”之称的孟尝君田、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人有着丰厚的身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