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无知者无畏
,笑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过了好半天这才问道:“秦军几多?”

  “五万。”秦军压根儿就没把小小周室放在眼里,这次是大张旗鼓而进,没有进行任何伪装,是以斥候能探听得清楚。

  “区区五万,也敢逆王师,真是笑话!”西周公一听这话,一裂嘴角,极为不屑。

  在他嘴里,仿佛五万秦军不过是蝼蚁似的。

  “我手握十万大军,还打不败区区五万秦军?”西周公极是自信,眉头一掀,冲一个亲信一招手,道:“你,去给秦军下战书,后日我们摆开阵势决死一战。”

  “诺!”这个亲信领命而去。

  “呵呵。”西周公望着亲信疾驰而去的背影,极是欢喜,又发出一阵畅笑声,仿佛他已经打败了秦军似的。

  xxxxxxx

  且说秦异人和司马梗带领五万秦军,以最快的速度东进,很快就出了函谷关,直奔洛阳而去。

  秦异人身为王太孙,这次灭周可以不用亲自前来的,他之所以决定要亲自前来,是因为周室虽小,却影响极大。从军事层面来说,此次灭周没有任何困难,周室要不灭都不成。

  然而,周室毕竟是天子,是天下共主,占了名份,占了大义,其在政治层面的影响相当之大,秦异人不得不亲自前来。

  再者,周室地处秦国东进的必经要地上,灭了周室后,还需要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对秦国东进,扫灭列国才有莫大的好处。不然的话,一切都是枉谈。

  正行间,孟昭前来禀报,道:“禀王太孙,西周公派人前来下战书。”

  “下战书?”一片惊奇声响起,秦异人、司马梗、黄石公、尉缭无不是张大了嘴,好一通惊讶,如同见到天下间最为惊奇之事似的。

  下战书这种习惯是春秋以前的事儿。在春秋以前,交战双方把军队开到战场,然后下了战书,约好交战日期,再摆开阵势,大战一场。

  很多时候,因为阵势一摆开。双方的军队人数、战车数量都知道了,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主动认输。而胜利的一方不过是提出一些不太过份的要求,双方就订下了盟约,战争也就结束了。

  胜利的一方不仅仅在停战条件上不太过份,而且,也不会杀戮,只要对手认输就成。是以,春秋以前的战争,不以杀戮为务。被称为“仁义之师”。

  在这一时期,取胜的优先条件以兵力优势和战车数量来决定,拥有兵力优势和战车多的一方基上都是胜利的一方。

  当然,也有例外。最有名的就是“牧野之战”了,当时纣王的精锐主要用在东南之地。在攻击东夷,经营现在江南一带。周武王瞅准了时机,钻了一个空子,起兵伐纣。纣王都城朝歌兵力空虚,没有精锐镇守,无奈之下,纣王就把奴隶武装起来。与周武王在牧野大战。

  纣王虽是被钉在耻辱柱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暴君,其实那是周室对他的污蔑,真正的纣王很有作为。至少在开疆拓土这方面比周王、周武王好得多。纣王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率军打到东海之滨的帝王,他的一生主要在经营东南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山东、上海这一带。

  随着他开疆拓土的成功,他抓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大部分成了奴隶。很有可能,牧野之战中纣王武装的奴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战俘。不用说。这些战俘必然恨纣王,周武王许以好处,这些奴隶临阵倒戈也就在情理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