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九一重工的加工中心
个轴进行联动的加工中心,让老人脸上的皱纹更加明显。

  “你们这个加工中心,还有多久才能够完全试验成功?”老人只能看个热闹,不过看到数台在自动运行的机床前面并没有人进行艹作的时候,对着云非问道。

  如果所有的工厂里面都是用这样的设备,那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口问题,在这些能够自动加工复杂高精度零件的设备的面前,都将不再是问题。

  两年前,老人南巡的时候,几乎每个地方官员都在诉苦——缺人!

  尤其是缺那些掌握了丰富理论的研究人员以及有着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的高级熟练工人!

  人才的稀缺,制约了很多地方的发展。

  国家早就在研讨要放开对人才的垄断,并且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估计也要不来多长时间就会尘埃落定。

  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

  熟练的技术工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人才。

  设备是因素,表面上来看是最为主要的东西,但是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精密的设备,没有与之配套的高级熟练技术工人的艹作,也无法发挥到最大的价值。

  就拿最为常见的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来说,如果没有丰富的机械加工经验,仅仅只能做一些常规产品。那些对艹作技术有着苛刻要求的高级精密复杂产品,不仅仅在装夹方式上面有着苛刻的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同样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的。

  比如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只要加工切削三要素选择不合理,就很容易让加工的产品变形。尤其是在加工那些塑姓变形量非常大的铝材、不锈钢、紫铜、钛合金等材料的时候,即使非常熟练的技术工人,在没有同样经验丰富的工艺工程师进行指导的时候,都无法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精度产品出来。

  “呃……”云非见到老人期待的眼神,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如果仅仅按照国内大多数用户的使用要求,九一重工的加工中心已经完成了研究实验。

  如果按照一些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精密零件的使用要求,九一重工的这方面研究还差得比较远。至少,很多用于航空航天的零件,要求加工设备的精度能够保证理论加工精度0.001mm以内。

  别看至少小数点后面一位数的差异,但是这个难度,提高的可不仅仅是一倍。

  “咱们的加工中心,已经比很多国外出口到国内的产品的加工精度高了。至少,咱们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轴联动。国外由于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前几年出口的加工中心,大多数都只是有着能够自动换刀功能,去只能实现三轴两联动,在加工一些复杂的异形曲面的时候,都只能采用仿形加工的手段来得到近似的零件外形,那个加工精度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孙麟对着老人解释道。

  九一重工的产品,如果不是外界压力太大,再加上工厂的生产产能不足,很有可能一上市就面临整个世界的数控机床生产厂家的打压。

  所以在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优势的时候,孙麟也支持云非这项暂时不上市的决定。

  “那你们的加工中心生产成本多少钱一台?”那个肩膀上扛着两颗金星,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中将对着孙麟问道。

  “这个需要看型号。如果是最为普通常见的x轴行程800mm,y轴行程500mm,z轴行程550mm的jy850,生产成本大概是三十八万;x轴行程1000mm,y轴行程600m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