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让国营厂给自己当配套厂
的加工业务养活整个九院那么多人吧?”对于赵兴邦的心思,云非明白无比。

  赵兴邦想要的,也是他想要的。现在就九一重工的机床生产产能严重不足,尤其是机械加工能力,虽然有着两百多号的通用工种,要完成每个月两百台数控车床,数十台普通车床,二十台数控铣床的生产任务,根本就差得远。尤其是现在订单数量越来越多,云非一直想要扩大机床生产的规模,一直想要找到合适的配套厂家。

  在蓉城这个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的内地城市,那些专门做外协加工的小厂,现在基本上都还没有出现。

  在后世,蓉城那多如牛毛的小加工厂,加工作坊都要等到九六年之后国企大量技术工人下岗才会出现。况且,即使那些小加工作坊出现了,云非也不可能把自己公司那么大的业务量分散到数量众多的小厂里面去。这样一来,不仅生产进度无法保证,质量控制也是一件无法保障的事情。

  九院基地里面那些有着庞大加工能力的国营厂,就成了云非的首选。

  “你自己给我指出了这条路,现在可不能不管。再说了,我又没有让你把所有厂都负担起来,你这边,能够给出来多少业务,我就要多少,当然,加工费你不能给得太少了……”赵兴邦知道,云非这小子,主要就是想要在加工费这一块上面少给一些,这可不行。

  “这个,我也不知道能够有多少业务业务给你们,反正现在九一重工数控车床的订单有一千四百多台,数控铣床三百多台,普通车床以及普通铣床这一块,基本上每个月也有几十台……”云非把自己挤压的生产任务都告诉了赵兴邦。

  滚珠丝杆副,那是欣凯兴的主营业务,这个不能给九院下属的各大工厂;大铸件这些毛坯的铸造,原来都是9327厂生产的,其他厂,根本就没有什么生产能力;那些大铸件的粗加工,能够外协给基地,同样,机床上面那些诸如齿轮、传动轴这些要求不是很高的零件,也可以交给基地进行生产。

  现在堆积起来的这些订单,都足够养活基地里面所有的机械加工车间好几个月了。

  “反正我不管,你要是不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我就赖在你这边了……”云非厂里面积压了这么多的生产业务,都不拿出来救济一下大山里面那些已经在破产边缘的九院的十多家下属工厂。这货,还是基地里面出来的吗?

  “老赵,这样吧,工厂生产的事情,我也没有办法明确告诉你,你现在也知道,工厂里面的曰常事务管理都是由吴忠达在负责,生产管理有着整个生产管理部门负责,除了公司的大战略方向,其他的事情,我还是少插手的好。你先等一下,我召集各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开个会,然后再给你答复怎么样?”云非认真地对着赵兴邦说道。

  公司管理的事情,既然选择了,就必须要进行放手。

  想想,当初诸葛亮事必躬亲,死而后已,结果却害得蜀国在他死了之后不多久就灭亡了。这难道是因为蜀国没有人才?不是,那是因为诸葛亮没有给那些人才锻炼的机会。整个一个蜀国,可以说就是诸葛亮给撑起来的。

  一个人,是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企业的运转的。

  “诸位,都说说吧,把咱们公司里面的粗加工业务,以及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零配件加工业务外发给九院下属的各大工厂,你们怎么看?把这些生产成本高的零配件加工外协出去,这是公司的发展战略。咱们不可能一直扩大规模,像其他的国营厂一样,业务一增加,立马就扩大整个工厂的规模,一旦遇到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整个工厂就会出现巨额亏损。咱们不是国营企业,有着国家财政补贴,咱们承受不起太长时间的亏�